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2月30日 > 总第665期 > B2 > 新闻内容
山东汶上农商银行 多维度常态化开展金融教育宣传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刘传续 刘倩倩

【农村金融时报】

为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增强群众防非反诈能力,山东汶上农商银行积极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多维度常态化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工作,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该行坚持“走出去”,走进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通过印发宣传海报折页、“我为村民刷面墙”、乡村大喇叭宣传等多样化形式,向老百姓宣传反假币、反洗钱、防范金融诈骗、个人征信等知识。今年以来,累计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走访520轮次,发放宣传折页7500余份,张贴海报110份,进村庄、进社区开展金融夜校共计52场。

该行利用自有平台,持续发布公众号金融知识普及文章,并创新推出“货币里的历史”“金融小课堂”系列文章,有效提高金融知识的覆盖面;开通“汶上金融教育基地”金融知识普及官方号,发布金融知识普及视频;打造汶上农商银行“金融教育直播间”,由两名专职主播每周五在直播间进行线上金融教育知识宣讲,实现线上交流面对面。今年以来,共制作发布金融普及视频30余个,金融知识宣讲直播50余次。

该行邀请老年人到金融教育基地听取存款保险知识讲解,观看电信诈骗模拟展示,提高弱势群体的防诈骗能力;举办小小银行家、公益小天使等儿童公益活动,将课堂搬进金融教育基地,让中小学生在校园场景下学习金融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邀请特殊群体到厅堂开展金融体验活动,针对不同弱势群体,借助音频、视频及手语老师现场教学等不同方式,讲解防范网络电信诈骗、识别违法金融广告、保护个人信息账号安全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知识,同时提升服务老年人、残障人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对因特殊原因不能亲临网点的特殊客户群体开设绿色通道,做好特殊情况下的柜台延伸服务,强化对特殊客户群体的人文关怀。今年以来,该行共举办各类公益金融宣讲活动500余次,受益群体8800余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