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胡家泉村是一个“因泉而兴、因水而美”的村庄,山间涌出的汩汩清泉是自然的恩赐,更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这里,有一处被誉为“网红泉眼”的喊泉,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八方来客,更成为胡家泉村饮用水产业发展的源泉。
利用这一优势,村民李红梅与胡家泉村村委会合资成立了襄阳市胡家泉天然饮用水公司,采用“村企”共建的经营模式。公司选址于村内闲置的小学,将其改建成生产车间,用于对山泉水进行提纯处理,主要生产家用和商用两种桶装饮用水,创品牌名为“茨河山泉”。
“茨河山泉”凭借入口甘甜、水质良好等特点,收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供不应求。为此,公司与多家单位签订了长期供水合同,并在襄阳、谷城、枣阳等地开设了销售点。而今,“茨河山泉”在襄阳桶装饮用水市场已小有名气。
随着“茨河山泉”在襄阳市内知名度越来越高,订单也越来越多,公司的桶装饮用水产量已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为按期交付订单,急需引进一批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但因资金缺口而迟迟未能启动。
“在开展‘六访六增’走访工作时,得知公司负责人李红梅正为购买设备的资金发愁,我们便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上门对接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实地调查,即刻为李红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信贷方案,并发放了一笔12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解了李红梅的燃眉之急。”湖北谷城农商银行茨河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了充足资金,李红梅立即购买了两套净水设备和先进的低压反渗透设备,进一步对泉水进行提纯。现在,公司半自动化饮用水生产线已实现满负荷运转,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商银行的服务犹如‘及时雨’,我不用再为资金操心。现在公司有了这些新设备,日产能可增加3000多桶,预计全年生产的饮用水可达80万桶,年产值可增收20万元至30万元。”李红梅开心地对谷城农商银行茨河支行工作人员说。
借水而富,带富一方。李红梅与胡家泉村村委会合资成立的这家公司,每年能为胡家泉村集体带来10万余元的收入,并带动该村12名村民就业,让泉水资源变成了胡家泉村村强民富的“金钥匙”。
作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谷城农商银行茨河支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围绕地方资源禀赋,深挖农村资源要素,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精准服务“土特产”,推动当地饮用水、鲟鱼、腐乳、蜂蜜、稻蛙、大米等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今后,谷城农商银行茨河支行将做实“水文章”,不断加大对涉水项目、水旅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保障,奋力谱写绿色金融篇章。
(通讯员张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