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2月23日 > 总第664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泸州市分行:倾洒金融甘露 润泽发展沃野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升琼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泸州市分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重大项目全面发力,奋力擦亮“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金字招牌。今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60亿元,贷款余额超300亿元,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

粮安固本 资金护农仓廪实

农发行泸州市分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充分发挥粮食信贷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在保增储、增份额、扩仓容上狠下功夫,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泸州示范区。一是全力以赴保政策性收储,及时足额保障中央和地方储备增储及轮换资金需求,对新增地方储备做到了“应贷尽贷”。二是积极支持粮油市场化收购,支持7家地方国企及民营企业入市收购,累计投放购销企业粮油收购贷款超3亿元,全行粮油市场化收购量超4万吨。三是大力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围绕粮食储备和流通能力提升,审批贷款近3亿元,用于粮食仓储物流园区建设。围绕粮食加工,聚焦酿酒专用粮,继续巩固实施定向购销风险基金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累计投放贷款超3亿元,为郎酒集团4万余吨红高粱收购筑牢根基。

沃野织锦 农地整治赋新能

农发行泸州市分行以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泸州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支持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作为重点任务来抓。一是统筹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高标+N”“土地托管”等模式,通过田块小并大、弯变直、短改长,逐步建成一批能灌能排、宜机作业、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让“粮田”变成“良田”。今年以来累计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7个,贷款累计投放超13亿元。二是大力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创新“全域整治+耕地保护”“全域整治+特色产业”“全域整治+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模式,做大做优做强土特产,提升土地产业附加值,增强项目内在“造血功能”。今年以来累计申报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15个、金额近75亿元,其中已审批项目3个、金额14.8亿元。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兴“三农”

农发行泸州市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农业科技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高端农机具装备、智慧农业等重要农产品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政策性金融动力。一是积极支持叙永县糯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智能温室大棚、种子检验实验室、智慧农业科技物联网和农田智能输配电设施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三农”能力,审批贷款3亿元,投放贷款1.76亿元;二是积极支持泸县川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对中药材GAP示范种植基地的土地治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材培育和栽种,加快农业技术应用,推动高效和智慧农业发展,促进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已审批贷款2.4亿元。

补齐短板 城乡同辉畅脉络

农发行泸州市分行紧扣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依托各类农地、水利和路网项目,统筹推进田、土、水、路等综合配套建设,不断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一是把支持全市重大水利建设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累计投放水利建设贷款超4亿元,支持纳溪、合江和古蔺等地城乡供水建设,统筹解决用水安全和水系整治等问题,畅通水资源与农业生产有机融合渠道,让“汩汩清泉”润泽田间。二是加大交通项目对接力度,累计投放农村路网贷款超2亿元,支持纳溪、古蔺新建农村公路70余公里,改建近90公里,为红高粱等农产品运输构建起快速通道,激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末梢神经”。三是助推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已批准贷款4亿元,投放0.48亿元,助力纳溪区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形成“光伏+农业”的立体化农光互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泸州市经济发展注入“清洁动力”。

下一步,农发行泸州市分行将继续聚焦职能定位和泸州建设发展需求契合点,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专业优势,不断深化政银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成效,合力助推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王升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