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2月16日 > 总第663期 > B1 > 新闻内容
用“小”产业绘就百姓致富“大”前景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山西沁县农商银行推动地方小米产业做大做强纪实

山西沁县位于太行之巅、海河西源,地处世界杂粮生长黄金带。当地独具特色的红褐土壤、优质纯净的天然水源,为有着“金珠不换沁州黄”之称的沁州黄小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近年来,山西沁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沁县农商银行”)立足县情,积极推动地方小米产业做大做强,用“小”产业为百姓绘就致富“大”前景。

走进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到处都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谷子的清理、脱壳、碾磨、晾干、冷却、抛光、色选、灌装等所有工序全部在流水线上自动完成,成品小米陆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山西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是以沁州黄小米初加工为基础产业,以小米深加工产品为主导方向,集谷种培育、基地种植、科研开发、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负责人石磊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当前,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电商新模式备受追捧,为紧跟市场发展形势,公司着手绘制从传统电商到新媒体电商转型升级的发展蓝图,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但是资金短缺却成了“拦路虎”。沁县农商银行高管在下乡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公司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结合公司厂房、土地等固定资产充裕的情况,确定了抵押担保的贷款形式,针对资金需求超出大额贷款管控比例的情况,又积极与兄弟农商银行协商沟通,最终联合武乡、屯留、平顺等6家农商银行共同为该公司发放社团贷款5266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在及时注入的贷款资金支持下,公司在全县13个乡镇带动20000多农户发展沁州黄谷子种植基地6万亩,年产优质谷子15000吨,户均收入4800余元,进一步拓展了沁州黄小米的市场份额,带动3823户农户增收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如今沁州黄谷子种植基地成为国家级绿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公司也成了沁县带动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其中,以沁州黄小米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谷之爱营养小米米粉系列产品,获得3项国家专利。

支持山西沁州黄小米有限公司只是沁县农商银行支持小米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沁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沁县农商银行针对沁县小米产业相关企业,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为企业在小米加工、生产、包装、储藏等环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该行积极主动开展项目对接,商讨制定融资方案,专门为小米产业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纾困解难,依托“兴绿贷”“兴沁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全力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

该行以“市场主体对接”为切入点,建立“高管、中层、全员”分层次营销对接工作机制,按照“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营销策略,创新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专属的金融服务方案,切实疏通企业融资链上的难点、堵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该行全员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聚焦客户真实覆盖率,充分利用网格化营销工具,精准收集客户信息,持续完善名单管理,确保走访一户、明晰一户、服务一户。该行高管积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人员配备、财务状况等,与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掌握企业生产销售、发展前景、服务需求等情况,摸清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同时结合客户行业特点、经营情况,对企业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针对当前面临的困难,现场为企业推荐适合的融资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