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2月16日 > 总第663期 > A8 > 新闻内容
农行浙江省分行 助推“浙”里土特产 激活乡村经济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在“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因不同的地理特点和优越的气候条件,这里物产丰富多样,既有山珍又有海味。今年来,浙江提出推动乡村“土、特、产”先行发展,农行浙江省分行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瞄准做好“土特产”大文章,立足产业特色、丰富金融供给、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多元生态,以普惠金融为“活水”滋润“浙”里每一寸沃土,让浙江土特产脱颖而出,闯出新市场,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新格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农行浙江省分行涉农贷款超7500亿元。

量身定制

让“沙洋晒生”脱颖而出

花生在古代被称为长生果。生长在舟山岱山县的花生,经当地祖传秘方调味,再加盐水进行烧烤煮熟,露天晾晒数日后称为“沙洋晒生”。带着浓浓“海味”的花生,口感鲜美,富含维生素E和锌等微量元素,具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清咽止疟等功效,饱受喜爱。

近年来,农行舟山岱山县支行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为岱山沙洋晒生的脱颖而出贡献金融力量。

岱山县岱东镇的“鹿栏晴沙”境内,沙质细腻,是培育花生的天然优质基地。目前岱东沙洋花生的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年产量400余吨。从2006年沙洋晒生制作技艺被列入岱山县级非遗名录,到2012年、2017年两度荣获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再到2018年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沙洋晒生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当地农民的心血和汗水。

为了打响沙洋晒生这一特产的影响力,助其在花生届脱颖而出,农行舟山岱山县支行为当地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浙江省岱山县岱东生态园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企业。

作为沙洋晒生的重要生产基地,岱东生态园占地150亩,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岱东生态园遭遇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农行舟山岱山县支行迅速行动,多次上门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针对企业缺乏可抵押资产的特点,该支行积极引入政府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今年年初,450万元“双保贷”及时到位,给了岱东生态园充足的发展信心。

金融守护

助推云雾茶香飘千里

台州天台云雾茶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历经1700多年风雨,始终保持其独特的品质与韵味,1992年,被林业部评为“中国优质名茶”。如此好茶,自然要格外上心。长久以来,农行台州天台县支行都在关心着天台山云雾茶产业发展,持续以金融守护这一传统名茶香飘千里。

天台县祥和村是当地有名的茶村,有300多亩茶博园。去年村里计划整修茶园,建设“云端”共享直播茶室,资金不足成了“拦路虎”。农行台州天台县支行得知情况后,通过组建深耕乡村团队,及时为该村集体提供100万元授信。

除了支持乡镇茶产业,农行台州天台县支行对当地茶企也是全力扶持陪伴。台州市旭日茶业有限公司就是在农行金融扶持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2015年,旭日茶叶新建茶厂需要引进年加工能力为20吨的连续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资金成了头号难题。农行台州天台县支行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为其办理流动资金贷款200万元。企业一路发展,农行服务不断,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便利性,农行将旭日茶业原先的流动性贷款转换成“抵押e贷”并增至338万元,同时配备增享e贷60万元,支持企业生产线数字化改造。技术飞升,旭日茶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并成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济公”佛茶。产品销量日益增长,销往全国各地。

这只是农行扶持天台云雾茶的个例,截至11月末,农行台州天台县支行的支持范围已涵盖了天台县15个乡镇、街道的茶叶产区。

创新服务

支持铁皮石斛产业旺

天台山向南行至雁荡山麓,得见“中华九大仙草”之首——铁皮石斛。温州乐清,是“中国铁皮石斛之乡”。近年来,当地的铁皮石斛产业在农行金融支持下,已从最初的简单加工,逐步扩展到保健品、美容护肤、文旅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集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2023年底,乐清铁皮石斛全产业链成为全温州首个突破10亿元的农业产业链,被评为省级农业示范性全产业链。铁皮石斛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钥匙”。

石斛果汁、石斛啤酒、石斛沐浴露、石斛代餐棒……在浙江铁枫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有石斛延伸产品近百种。

“石斛产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开展产品研发的脚步,农行的贷款很及时。”浙江铁枫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敏全说。

在铁枫堂的带动下,当地3000多名农户参与到铁皮石斛的育苗、种植、加工工序中来,共尝这颗“仙草”的“甜头”。

面对农户种植加工资金不足的问题,农行温州分行将当地铁皮石斛产业农户作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惠及客群,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创新推出“石斛贷”,可为当地生产、经营石斛产业的农户提供最高额度30万元、自助可循环的惠农贷款。

在温州乐清市下山头村,一个依托石斛产业打造的铁定溜溜石斛文化园,赋予了石斛产业发展更大的空间。在获悉“铁定溜溜”项目成立后,农行温州乐清市支行第一时间为项目打造定制化、全周期、全流程的金融方案,并成功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以实际举措夯实共富路。如今,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村庄,年产值高达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近5万元。

截至11月末,农行温州乐清市支行惠农e贷余额超77亿元,其中为石斛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农户发放贷款1.1亿元,惠及农户超440户。

金融加持

甜蜜事业行稳致远

一提到义乌,人们便会想到“鸡毛换糖”。每年10月下旬到12月底,走在义乌乡间小路上,空气里飘荡着一缕醉人的甜香。

“古法红糖制作要通过压榨、沉淀、过滤、回锅、出糖、打糖等工序,只有手工制作,才能做出纯正的味道。”义乌市雅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骆东兴说。

除了古法香,这块土特产更具有满满科技感。2023年雅荷农业研发了浙江省首台糖蔗种植机,引进及改进了甘蔗种植、收割等设备12台(套),大幅度降低了糖蔗的种植成本,产品价格更具优势。

企业的蒸蒸日上,离不开金融的助力。在雅荷农业陷入产能不足、资金匮乏的窘境时,农行义乌分行第一时间上门服务,提出采用融资担保保证的方式进行贷款,解决了企业无抵押物的难题。

“近五年我们产业规模扩增了20倍,产能翻了三番,也特别感谢农行的助力。”雅荷农业总经理骆遥说。

2024年,农行义乌分行持续加大“三农”信贷支持力度,截至1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超357亿元,惠及农户超3800户,以金融活水让这承载着无数农户辛勤汗水与甜蜜希望的产业长香甜。据统计,义乌年产红糖6800余吨,下游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次,产业规模达4亿元。

精准施策

秋日“双柚”更特色

进入深秋,胡柚飘香。随着2024年常山胡柚采摘节的正式启动,衢州常山县的“双柚”产业再次热闹起来。

“今年夏天日晒时间长,胡柚的品质要比去年好。新种下去的胡柚树存活情况也不错。”胡柚种植户邱拥军向农行客户经理郑红军说。今年春天,邱拥军想扩大胡柚种植面积,但是土地规整、果苗和肥料购买都需要不少资金,可他手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于是一个电话打给了农行衢州常山县支行客户经理郑红军。作为胡柚金融专家,第二天,郑红军就上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后,为其办理了“胡柚贷”20万元。资金不愁,邱拥军一头埋进种植园里,在今年的采摘节中迎接丰收的喜悦。

常山胡柚已有600多年的栽种历史,具有酸甜可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常山香柚,更是以其浓郁的气味和优异的加工性能,成为了深加工产品的首选原料。

跳脱农产品的初级形态,延伸产业链,常山经过探索,将胡柚与香柚结合,一杯双柚汁刺激舌尖味蕾,激发消费者的热捧,成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行衢州常山县支行积极融入其中,深入挖掘政府端、企业端、农户端的金融需求,通过信贷、渠道、品牌等多路径进行金融资源整合,为“双柚”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帮扶当地种植户方面,创新推出“胡柚贷”特色信贷产品,解决种植户在扩大种植面积、购买果苗和肥料等方面的资金难题。针对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等“双柚”加工龙头企业,该行通过保证担保、办理小企业简速贷、深化国际业务合作等方式,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双柚”产业走向世界。

从种植户到加工企业,农行衢州常山县支行在延长柚产业链上持续发力,不断助力胡柚全产业发展。目前,该行为柚产业企业、农户提供信贷资金超1.5亿元。

金融加码

护航两头乌风靡海外

在风景如画的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一个童话般的牧场——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正以一种新颖而高雅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浙产土猪两头乌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四大名猪之一,金华两头乌拥有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是制作地道金华火腿的上佳原料。然而,这一优质土猪种一度濒临灭绝。与4到6个月就能长到300斤的“洋”猪种相比,金华两头乌要养殖12个月才能长到150斤,农户养殖收益较低。

为了重振这一土猪产业,浙江大飞龙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沈建军夫妇斥资3.5亿元,打造了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在这里,“一头猪”串联起了智慧养殖、休闲娱乐、亲子趣玩、研学科普、文创体验等多个环节,让游客们在沉浸式游览中闻其名、知其味、享其趣。

“从园区建设到智慧景区系统的打造,再到现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资金需求的解决,农行都给我们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浙江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迎军表示。2023年以来,农行金华开发区支行为企业提供了2000万元融资支持,助力牧场顺利推进园区建设、智慧景区系统打造等工作。如今,在牧场5G智慧养殖中心,3000多头两头乌享受着国王般的待遇,它们吃原粮、茶叶,喝山泉水,听音乐,玩玩具,颠覆了人们对猪的传统印象。猪舍内干净清爽,每一头猪都有宽敞的活动空间,自动巡检、智能环控、精准饲喂等智能设备的应用,让土猪养殖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味。

2023年,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总营收达到1亿元,其中旅游收入3000万元,鲜肉收入3200万元,各类加工肉制品收入3800万元。对于这一成绩单,牧场发展动力更足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金华两头乌产业将焕发新活力,为更多的土猪养殖带去启发和借鉴,让国产土猪在国际舞台上秀出“新潮味”。为了支持金华两头乌产业发展,农行金华分行推出了多项金融贷款产品,包括惠农共富贷、生猪活体抵押贷、养殖圈舍抵押贷等,解决了众多养殖户的资金难题。截至11月末,该行已为88户养殖户提供金融支持近5.3亿元。

未来,农行浙江省分行将继续立足“三农”使命担当,通过这一个个“小切口”做好“土特产”大文章,不断深化支农服务内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聚焦各地特色资源禀赋,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农户致富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精准的金融支持,推动普惠金融活水润泽万家,为乡村振兴稳健前行保驾护航。

农行金华开发区支行金融服务团队走访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景区,了解景区金融服务需求

农行衢州常山县支行客户经理和农户交流胡柚生长情况

农行温州乐清市支行客户经理走访乐清石斛企业生产基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农行丽水莲都支行金融支持丽水土特产鱼跃酱油发展。图为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的酱缸翻酱工艺现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