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娄烦农商银行坚持把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作为主责主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当地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等做大做强。
娄烦农商银行以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己任,重点支持种植养殖大户、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发展“土特产”,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引金融活水灌溉广袤“三农”大地,以实际行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农商力量。
娄烦县窑庄村地处古交、交城、娄烦三县交界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民李梅的土鸡养殖场就位于这里。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养殖场的精细管理水平,李梅养殖产出的土鸡肉质紧实、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
李梅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整个养殖场中,已建成土鸡养殖场1栋、有机肥加工生产厂房1栋。产出的土鸡和鸡蛋主要销往静乐、岚县及太原等地。看着养殖场效益越来越好,她准备着手养殖场二期工程建设,但前期需要的投资让她犯了难,在与娄烦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联系后,由于她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经银行工作人员前期调查了解,很快,她申请的贷款就进了账,让她顺利实施扩建计划。
同样受益于娄烦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还有新庄村村民李建奎,他也是村集体合作社的带头人。
在带领村民种植番茄初期,由于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合作社发展,娄烦农商银行在李建奎提出申请后,立即展开调研,加快审批流程,很快为他发放100万元贷款。
“今年行情很好,我们的番茄比去年多卖10万余元。多亏农商银行资金扶持,让我们番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如今,新庄村番茄种植面积已突破1000亩,番茄产业从业人数190人,全村每年番茄总产量达400万斤以上,番茄产业总收入5000万元以上。”李建奎高兴地说。
娄烦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娄烦农商银行积极落实省行党委关于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举措,以加快“整村授信”为抓手,大力推动番茄种植,发展番茄产品深加工,改造老旧园林,建设标准化园区,累计为全县60余户番茄种植和加工行业的农户及商户授信1500余万元,推动娄烦番茄产业走上快速发展道路。
记者了解到,在娄烦还有很多像番茄种植产业一样得益于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特色产业。该行积极拓展小企业、小商户、小农户,助力辖内乡村产业发展、乡村设施完善、乡风文明建设,让小微金融深深扎根乡村每个角落。
为有效满足各类客群信贷资金需求,该行结合全县农业生产具体情况,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全覆盖式摸排农户经营范围、播种面积、土地流转等信息,精准提供信贷普惠服务,解决农民生产经营资金困难,并相继推出“惠民贷”“富农贷”“富民贷”“富强贷”“白领通”“信义贷”“融易贷”等配套农户贷款品种,并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做到业务有章可循、程序规范科学、风险全面可控。
与此同时,为推进普惠金融工作,该行针对老百姓的“急”事,制定“上门服务”应急预案,急百姓之所急,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人性化”的快捷、贴心服务,打通普惠金融服务“邻”距离。
该行坚持“目标化”对接,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对区域内不同客户群体实施分类宣传,开展种植户座谈会、养殖户座谈会、小微个体户座谈会等,主动指导客户现场申贷、推行上门服务制,给客户高效服务体验,不断扩大“晋享贷”覆盖面,推动“晋享贷”业绩稳步增长。
(通讯员王晓丽、段永亮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