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特色农业是福建农业的优势所在,也是福建农业的亮点所在,茶叶、水产、水果、蔬菜、食用菌、林竹、畜禽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
农行福建分行聚焦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以支持打造国家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乡村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村为重点,实施名单制管理,逐一落实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助力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助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本文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景,细说农行福建分行如何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不断创新推广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扎根“三农”成为当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沿海的“海洋牧场”,三明的绿盈乡村,革命老区的田间地头,从闽北到闽西,从闽南到闽东,从福建粮仓到制种大县,金绿色的稻田、蔚蓝色的海洋……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正在山海之间徐徐铺展。
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农行福建分行立足主责主业,聚焦乡村振兴,加大县域信贷倾斜力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为秋收“保驾护航”。
图景一:
“海洋牧场”带来生机勃发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三位,水产养殖业是福建的优势特色产业。海风轻拂,渔歌悠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福建沿海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促进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清是中国鳗鱼之乡,海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仅鳗鱼年养殖量就高达4000吨。近年来,福清市聚焦鳗鱼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加速形成鳗鱼产业集群,鳗鱼产品热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以前我们想要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智能化水平,总是担心没有足够的资金。现在好了,农行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支持。”鳗鱼养殖户李伯钦感慨。
“针对当地鳗鱼养殖的特色产业,我行提供‘抵押+信用’信贷模式支持农户发展。”农行福清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模式能有效解决养殖户担保难的问题,为养殖户提供灵活的资金支持,助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智慧鳗鱼养殖基地建设。”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末,农行福清支行已经为当地近1904户水产养殖户提供了约8亿元的授信额度,有力缓解了养殖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
在莆田市西北部海域的筶杯岛上,福建省莆田市海源实业有限公司的花蛤养殖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在农行莆田分行的支持下,这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功以海域使用权为担保获得贷款。“这种全新的担保模式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实现更快发展。”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南日岛是莆田第一大岛,当地出产的“南日鲍”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莆田市秀屿区滨海渔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感谢农行给予我们6800万元的授信,这对‘南日岛东部海产品加工园区’项目的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悉,在农行莆田分行的大力支持下,莆田当地已形成鲍鱼、花蛤、牡蛎、海参、海带、龙须菜、对虾等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宁德拥有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紫菜等特色优势养殖品种,其中大黄鱼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近年来,农行宁德分行积极探索“产业+海洋”模式,聚焦“基建耕海”,助推延伸产业链,聚力提升价值链,以优质产业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水产品向标准化、精深化加工方向发展,提升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水平,促进闽东海洋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万顷碧波变“良田”,以“蓝色引擎”奏响激扬奋进的“海洋牧歌”。
据介绍,近年来,农行福建分行立足新发展理念,把握福建区域特色,利用“三农”主力行的优势,加快产品创新,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按照一产业一项目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满足鲍鱼、对虾、海参、螠蛏、海带、紫菜、牡蛎、花蛤等水产产业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加大对福建海洋经济和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做耕海牧渔的“领军银行”。
图景二:
打造“十碳”体系绿盈乡村
共赴绿水青山,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动力之源。农行福建分行全面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探索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新路径、新机制,让百姓坐拥“生态美”、吃上“生态饭”。
三明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也是福建“绿盈乡村”政策的综合试点市。该分行创新绿色金融,以改革的思维破题,全力为“绿盈乡村”赋能。2021年起,针对初级版、中级版、高级版“绿盈乡村”探索开展阶梯式金融服务,陆续开发“绿盈1号”“绿盈2号”“绿盈3号”等系列金融产品,把乡村生态环境指标作为金融支持的重要参考依据,量身定制绿色金融产品组合,重点支持当地发展生态特色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绿色产业。
三明市沙县区里的高级版“绿盈乡村”,通过整村评定,对全村农户授信实行整村覆盖,单户农户信用授信金额最高可达30万元。“有这样的政策红利,绿水青山不就是金山银山吗?”老百姓实打实地看到了“绿盈乡村”的生态品牌价值,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念更加坚定。
据悉,近年来农行福建分行探索将“绿盈乡村”建设和农行长期与“三农”共生共长优势紧密结合,创新推出“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模式以及“十碳”体系绿盈乡村建设,通过创建“六有、六办”标准的专业服务场所,实行“12345”工作法,打造专业化、精准化的绿色金融服务,推动绿色金融服务迭代升级,激活生态价值,促进绿色生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截至目前,该分行共信贷支持“绿盈乡村”1611个,实现三明市“绿盈乡村”高级版、中级版金融服务全覆盖,初级版覆盖面达99.3%;授信3.06万户,授信金额达77.5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38万户,贷款余额达54.82亿元;“绿色金融+绿盈乡村”服务模式获评“福建省金融十大创新项目”。
同时,农行福建分行认真落实“双碳”目标要求,紧盯生态资源、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深耕绿色金融领域。针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变现难问题,创新推出“双碳”权益质押贷款,通过碳汇权益质押和林业碳票质押,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重点围绕林业生产、林下经济发展、林木加工等绿色产业发展,推出“兴林贷”,引入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林权直接抵押等方式,着力解决林农发展灵芝、花卉、食用菌等林下经济经营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广国家储备林贷款,满足重点林企国家储备林建设及关联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大力推广林权抵押贷款,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及保险、农担公司等机构的对接合作,将福建名优特茶树、果树、油茶等经济林以及红豆杉、厚朴等生物药材纳入林权抵押树种,助力林农通过综合经营脱贫致富。
图景三:
“田间地头”也有金融服务
近年来,农行福建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金融保障粮食安全的号召,落实“藏粮于技”战略,致力于为每一户粮企粮农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持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
在宁化县水茜镇农田里,一位正在帮助村民维护保养收割机的“指导员”已满头大汗,这名“指导员”就是邱根贵。邱根贵是宁化县水茜乡水稻种植大户,种植水稻10余年,是当地种粮“老把式”,多年来他积极推广水稻良种、农技知识,带领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
2015年,他成立宁化县顺安农机专业合作社,“我的合作社拥有规模化集中育秧、优质稻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插精确栽培、移栽、施肥、收获、烘干等秋粮生产全产业链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了!”现在,邱根贵的水稻制种面积发展到了500多亩,年产值约260万元。
“合作社从种植水稻到产加销、扩大规模,扩建厂房、购买设备、收储粮、加工销售,遇到流动资金难题是常事,农行宁化支行主动上门为我办理‘惠农e贷’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给我授信20万元,正好可以购买新的农机设备。明年我的合作社生产面积有望扩大到800多亩,产值增长100万元以上!”邱根贵激动地说。
据介绍,农行福建分行聚焦粮食重点领域金融投入,用好“惠农e贷”产品,实现粮食种植农户优先建档、优先审贷、优先放贷,主动对接信用村书记,获取农户经营主体现状,由客户经理逐户对接,上门讲解专项产品以及办贷流程,变被动“等贷”为主动“送贷”,涵盖粮食种植的各个时期及生产设施建设、农资农机供应、谷物加工、水稻收购和销售全产业链。
走进龙岩长汀县河田镇万亩良田,一株株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轻拂下,掀起层层稻浪,连片晚稻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近年来,长汀县农业农村局建设河田镇农业部水稻绿色高质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田,该示范片包括上街、中街、下街、南塘、朱溪、下修、窑下等7个村,总共11500亩,选用优质稻品种,采用工厂化育秧、全程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技术,晚稻有望达到每亩480公斤产量目标。合作社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农行的大力支持。”眼下正值晚稻收割季节,正奔忙在田埂上,指挥农机收割晚稻的傅木清介绍说。
作为长汀县乃至福建省最大规模的种粮专业合作社领头人,融万家联合社每年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6.4万亩,年产值达2200余万元,带动农户1230户,助农增收223万元。曾经的水土流失区,变成了现在的“万亩粮仓”,这背后正是农行福建分行主动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出了诸如“生产经营贷”“乡村振兴人才贷”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扶持力度大的普惠类信贷产品。该分行主动对接地方重点农业产业项目、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对接服务需求,通过“合作社+农户+农行”等模式,打通种植收粮企业、农户融资“最后一公里”。傅木清正是依托“惠农卡”,从3万元贷款起步,通过生产经营性贷款等逐步增加到100万元,目前“乡村振兴人才贷”余额50万元。
“在长汀河田,如今合作社的稻种已经实现了自主培育,五彩稻种甚至已经开始销往外地。有农行的加持,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多样化种植,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共同致富。”傅木清说。
图景四:
特色农业产业“百花齐放”
福建是农村工作新机制——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为助力福建蹚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农行福建分行在全国农行系统内率先创新推出“科特e贷”产品,加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科技强农力度,擦亮“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品牌。
“科特e贷”的推出,是农行福建分行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积极响应,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定支持。这一产品通过精准的金融服务,为科技特派员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技术研发和推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的实际动力。
今年,农行福建分行与福建省科技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至少10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省内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创新福建”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
“现在的农村,不再是过去那个闭塞落后的地方了。”一位正在田间指导农户种植新技术的科技特派员感慨地说,“有了科技支持,我们的土地能产出更多财富。”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乡村发展的推动者,农行福建分行专门制定出台《信贷支持科技特派员服务方案》,在全国农行系统内率先创新推出“科特e贷”产品。这一产品授信额度最高达1000万元,具有纯信用、额度高、利率优、用款灵活等优势。各级地市分行加强组织部署,主动拜访对接当地科技局、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科技特派员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
“黄主任,你看这茶叶长得多好,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一位农户站在黄世建身旁,脸上洋溢着笑容。作为南平建阳下井村主任,乡土科特派推广员黄世建有着多年茶叶种植经验。茶园不仅是他个人事业的起点,更是带动周边2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的“希望之源”。
在南平,农行福建分行的金融助理模式正悄然生根发芽。农行邀请了像黄世建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利用他们对农村、农情和农户的了解,主动推荐客户办理农户贷款,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农行的服务能力,更扩大了对科技特派员和农户的综合服务成效。
在浦城县临江镇锦城村,在金融助理周小荣的振海家庭农场里,1000多亩再生稻在秋风中摇曳。既是种植大户又是科技特派员的周小荣,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引入田间地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有了银行的资金支持,加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今年的收成肯定差不了。”站在稻田边,周小荣满怀信心地说道。正是这笔来自浦城农行的30万元“科特e贷”,犹如一场甘霖,让他的农场得以添置新的农机具,确保了粮食生产的顺利进行。
据悉,截至今年9月末,农行福建分行“科特e贷”已授信120户,贷款金额5150万元,服务覆盖全省,支持了包括对虾养殖、果蔬育苗、水稻种植、安溪铁观音、德化白瓷、政和白茶、浦城剪纸、建阳建盏等多种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扎根“三农”、技术能力强、能带动一方共富的优质乡村振兴带头人、农业技术能手和农业种养及加工销售专业大户。
农行福建分行供图
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万亩高标准制种示范基地喜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