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1月18日 > 总第659期 > A8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 以智慧银行建设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迅速发展,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如何以场景化为牵引,加快建设商业银行全面、深度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体系,正成为银行业不断思考的问题。

“人工智能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对银行拓展自身业务起到推进作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缩短贷款审批时间,降低信贷风险;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和分析异常交易行为,能更有效地预防金融诈骗,保障银行及客户的资产安全;助力银行突破地域限制,线上金融服务可以覆盖更广;还能跨领域整合资源,构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目前,已有金融机构出台纲领性文件,从顶层设计着手布局人工智能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的智慧银行建设方法、策略和路径。记者近日从农业银行获悉,该行正式发布《中国农业银行“人工智能+”创新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性部署农业银行智慧银行“AI+”全面建设与深度应用。

具体来看,《纲要》明确了统筹部署“AI+”实施工作两条路径,即依托“AI+”重点项目与典型场景,合理布局应用决策式与生成式AI。同时,《纲要》要求以2025年底、2027年中、2029年底为时间节点逐步推进落地,基本建成农业银行应用人工智能的体系框架和应用范式,形成确定性的AI应用能力。

《纲要》强调,聚焦“提质、增效、降本、控风险”等提升方向,充分利用AI的数据规律洞察、决策分析支持、内容生成辅助等能力,体系化打造信贷、风控、渠道、运营、投顾、营销、运维、办公八大智慧领域。同时,按照“风险可控、成本集约、价值显著”的准入原则,审慎开展“AI+”场景准入。重新审视业务规则和组织机制,建立“机器处理+人工辅助”的人机协同业务模式。

在数据和技术方面,《纲要》明确实施数据工程,积累高质量的数据资产,构建支持“冷启动、热循环”的数据闭环。全力支持、深入应用国产化AI软硬件产品,构建适配AI+应用的AI算力集群和高速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

此外,《纲要》还强调,深化模型管理,建立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做好安全防护,建立人工智能安全应用能力。加强开放合作,建设人工智能服务生态。

AI技术不断迭代,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受访专家看来,AI技术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帮助农村地区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柏文喜表示,金融机构可以继续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数据的采集、整合和应用工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与此同时,持续助力国家智慧农业建设项目,通过示范引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均衡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