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吴梓嫣
【农村金融时报】
个体经济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如何让这些个体工商户“活得好、走得远”?对此,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云和农商银行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聚焦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小微经营主体融资难点、堵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用真招实策推动金融活水普惠市井百业。
该行持续擦亮民营小微银行特色,延伸触角、服务下沉。聚焦普惠小微,以“普惠金融推进月”“普惠大走访”“小微你好”等专项活动为契机,下沉服务重心,积极组织“金融服务队”,开展“网格化”“扫街式”无缝对接,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微信”等模式,对全县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进行全面摸排走访,挖掘商户交易、信用等信息,着力将大数据转换为普惠金融“源头活水”,为广大商户及时提供精准的信用贷款支持。截至9月末,今年已走访辖区内个体工商户200余家,协调解决100余户的资金问题。
为实现普惠金融让利惠企,该行充分发挥资金、服务优势,创新推出的小微速贷、小微E贷等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持续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特色和多元化流动资金需求。在全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工作部署会后,第一时间在全省首创推出“更新贷”专项贷款产品。同时,开展放心商圈“整体授信”,加大个体工商户贷款投放力度,为商家拓宽经营渠道提供坚实保障,用真金白银惠及各类市场主体。截至9月末,该行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3.31亿元,信用贷款占比42.34%;发放无还本续贷8.05亿元。
此外,为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强化保障。该行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划定各自“责任田”,通过“定格、定人、定责”,确保网格内每一市场主体都有对应专属客户经理;健全常态化走访机制,推行网格客户经理“数据派单、限时督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各网点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方式,重点围绕普惠金融有关政策措施以及金融产品服务等方面内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有效扩大宣传触及面,全面提升普惠金融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