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
稻谷金黄、辣味扑鼻、瓜果飘香,金秋韵味正浓的贵州大地,色彩斑斓的各色农作物绘就成一幅灵动优美的秋收画卷。
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融入农业、链接农村、服务农民,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实惠性,服务贵州省山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建设。
辣椒基地一片火红
从最早有辣椒食用记录到全国辣椒产量最大的省份,小小辣椒在贵州人的餐桌上演绎着百种风味,孕育出黄平线椒等10余个国家地理标志辣椒产品。
农历九月,雾气伴着秋色从山谷萦绕到山腰,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罗郎村的120亩辣椒基地一片火红,采摘工人娴熟地将丰收的果实采摘装筐,基地负责人张立正在理货装车,红彤彤的辣椒即将运往批发商的仓库。辣椒培育期短,采摘期长,加之黄平县地势高、光照足,辣椒种植成为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的主导产业。
“这几年,村委请了技术专家为村民们提供免费指导,用于试验的几亩辣椒地产量提高不少,还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种植辣椒的村民越来越多。看着我家因树龄太老而减产的李子树,我明白改种辣椒是最好的出路,但土地翻新、买种苗、化肥及聘请工人等费用让我打起了退堂鼓。”张立看着账本,脸上愁云满布。
建行贵州省分行客户经理入村走访遇见张立时,距离开春仅两个月。基于其个人资信状况及当地辣椒产业的种植前景,该分行为其匹配了“裕农快贷”。
39.1万元信贷资金为张立撬开了辣椒种植大门,他将80亩李子基地翻整改种辣椒,并把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120亩,买种、育苗、施肥等工作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丰收时节,成熟的辣椒如红色的火焰,在富饶的大地上熊熊燃烧。“这是我第一次加入辣椒丰收队伍,是建行点亮了我红红火火的致富路。”张立脸上满是喜悦。
广袤稻田一地金黄
贵州省遵义湄潭县特有的油砂地土壤富含硒、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适合优质大米生产,当地出产的大米颗粒饱满、清香浓郁、口感松软,颇受市场青睐。
处于湄潭县稻米核心产区的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贡米业”)以“大粒香”水稻品种为基础,培育出茅贡米品牌系列产品,荣获“状元米”奖等多项国家级表彰,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晶莹剔透、如珠如玉的茅贡米在市场走俏,但是市面上茅贡米真假难辨,消费者难以分辨。为帮助公司解决产品直销渠道缺失的难题,建行贵州省分行主动上门对接,将茅贡米与“善融商务”平台巧妙连接,在原有实体店销售的基础上拓宽网上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优质茅贡米。
“打造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体系是公司实现长远发展的核心。我打算投入资金建设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研发胚芽米加工等专利技术。但新一季水稻种植出现了资金缺口,我立马想到了向建行求助。”随着茅贡米销售步入快车道,茅贡米业负责人周建华便开始尝试转向大米深加工领域。
建行贵州省分行成立专项团队,针对公司无抵押物、财务成本不充足等情况,突破传统信贷模式,通过专利权质押增信,为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400万元。
百亩瓜园一汪油绿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简嘎乡播西村的冬瓜种植园内,一排排绿油油的瓜藤下结满了硕大浑圆的冬瓜。孙大哥正领着村民们穿梭在园中,削藤、摘瓜、搬运、装车……田间一片繁忙的景象。
极佳的光热条件与地形地势,使得播西村出产的冬瓜糖分高、水分足,且一年可种植两季的特性让冬瓜产量和收益双丰收。镇宁县农业部门整合资源,大力推动冬瓜等蔬菜产业发展,既保障了“菜篮子”供应,也充实了菜农的“钱袋子”。
孙大哥是种植蔬菜瓜果的行家,去年趁着行情不错,计划承包更多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因手头资金尚有缺口,通过村委介绍联系到建行,便与建行贵州省分行结缘。该分行工作人员根据孙大哥提供的土地流转合同、村委出具证明材料等信息,为其发放“裕农快贷”45万元,解决了土地流转、购买瓜苗等资金难题,种植规模较此前翻了一番。
今年夏季,播西村遭遇洪灾。“我种的瓜苗本已陆续开花,却因这连续的大雨全部枯萎。为了减少损失,我只好马上抢抓时间种下第二波瓜苗,本就遭遇巨大损失,还要付后续的人工费、肥料费、器材费等,我愁得睡不好觉。看见‘老熟人’,我就看到了转机。”孙大哥说道。
基于前期良好的征信记录及冬瓜种植园经营情况,建行贵州省分行以“无还本续贷”的方式为孙大哥申请到“裕农快贷(信用版)”41万元,助其顺利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