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秋分时节三晋大地秋收的序幕徐徐拉开,地处晋东南的山西粮食产业特色县——沁县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对于当地众多农户来说,这个秋天让他们喜悦的不只是丰收,还有许多收粮户的“钱等粮”。在邮储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这些收粮户把农户的“好收成”及时变成了“好收入”,也将自己忙碌的身影嵌入了壮美的“丰”景之中。
信贷支持沁县收粮户只是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立足服务“三农”,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完善信贷政策和机制体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粮食种植、收购等关键环节倾斜,为粮食安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真金白银”为产业链加“邮”
脱粒、烘干、打包……走进沁县恒信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正忙着将收购回来的玉米进行初加工。公司负责人董润武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他从事玉米收购已经15年了,以前每年最发愁的就是收购旺季,经常会出现周转资金紧张的情况。2021年,得知邮储银行有专门针对收粮户的粮食收购贷产品以后,他就申请了50万元贷款,贷款很快就发放到公司账户上,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我们这个行业具有‘短频快’的特点,短时期内对资金需求量很大。邮储银行的粮食收购贷款放款快、利息低,非常符合我们的需求。今年根据邮储银行授信我又支用了300万元,目前收购粮食的资金充足,有了邮储银行的支持,我再也没了后顾之忧。”董润武高兴地说。
在沁县还有很多像董润武这样的收粮大户,得益于邮储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邮储银行沁县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粮食种植面积达26843.6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1934.4公顷,占比82%,玉米购销是区域内粮食购销行业的主要经营内容。沁县支行2022年对县域内收粮行业进行走访摸排后撰写了粮食(玉米)购销行业分析报告,并上报省行,省行批复下发后,沁县支行立即着手营销收粮户,经过受理、调查、审查审批。考虑到粮食收购行业资金需求量较大、回款周期相对较短等实际因素,为客户推荐了邮储银行针对粮食收购行业特点创新推出的一款免担保、免抵押的纯信用贷款产品“粮食收购贷”。截至2024年9月,该支行累计授信23户、金额2265万元。
据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分行将金融支持粮食安全作为乡村振兴重要内容,不断加大粮食重点领域信贷投入,重点加大对全省10个产粮大县的金融支持,利用与省农担公司合作的农保贷、粮食收购产业贷、极速贷、信用户贷款等产品,做好对玉米、小麦、小杂粮等粮食种植、收购行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工作。今年以来,已向玉米、小麦、小杂粮等粮食种植、收购行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投放各类贷款15亿元。
用专业服务提供支撑保障
为做好粮食产业链式开发综合服务,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配套专门的粮食收购链式开发服务政策,在利率、额度等方面予以倾斜。
该分行根据客户资信、贷款历史等情况,对产业链关键人、优质客户实施利率优惠政策,配套专属权益,鼓励关键人发挥客户引荐作用;对全省范围内满足提额条件的从事粮食流通和加工业务的农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小微企业主,在粮食收购旺季临时调整产品额度上限;对于线上产品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的,通过移动展业组织上门服务、现场受理,提升作业效率,优化审批流程,保障支用时效,做到当日报送当日审批、当日支用当日放款,满足客户“短频快”的用款需求。
同时,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通过总体部署、平台合作、专业团队建设等,打造粮食产业专业服务体系。
该分行根据辖内粮食购销行业区域特点,做好行业调研和开发方案设计,基于辖内粮食收购政策、贷款客户特征、产品服务群体等实际情况,组织做好平台对接、市场调研、客户走访、条线联动等工作,推动对行业客户的批量开发和综合金融服务;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掌握秋粮收购政策和市场变化,打通获客渠道、合作渠道;全面梳理粮食收购大户名单,对其中经营规模较大的粮食加工企业、饲料加工企业、粮食经销大户、中储粮储备库等进行实地走访,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依托平台实现对上下游秋粮收购经纪人、秋粮种植户的授信广覆盖;在一级支行成立由支行行长、信贷主管、信贷客户经理、个人客户经理组成粮食产业链长制专属服务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