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嵊州农商银行金融赋能产业链架起“致富路”
近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嵊州农商银行在中国·嵊州香榧开摘活动启动仪式上,向谷来镇香榧企业专项授信1亿元,为乡村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嵊州市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历史,现有香榧种植面积13万余亩,古香榧树群上百个,百年以上的香榧古树近3万株。
一棵香榧树延伸出一条产业链,架起一条“致富路”。近年来,嵊州农商银行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绍兴监管分局的指导下,按照“金融重实体”的工作要求,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嵊州香榧形成了集种植、采摘、观光、销售、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
确保信贷资金足额、及时
走进谷来镇“药榧共生”项目基地内,香榧树下的一片片药材长势喜人,有玉竹、芍药、何首乌、桔梗等数十个品种,成群结队的土鸡在林下觅食嬉戏,呈现一幅生机勃勃的林下经济图景。
据悉,为充分利用香榧树丰富的林下空间资源,谷来镇农场大户张东平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展“药榧共生”项目,探索“药企+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发展模式,由绍兴荣信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长期收购销售,致富带头人组建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带动村民自主种植,充分激活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而这套模式成功的背后,更是少不了金融活水的灌溉。
“谷来镇‘药榧共生’项目开始后,村民们开始跟着种植,但是前期投入资金不足,因此我行就尽可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嵊州农商银行谷来支行行长竺金波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道,“另外,我行还牵头联合人寿保险公司,组建‘金融支持强村共富联合体’,开展金融保险政策宣传,推动香榧种植户购买保险,做好风险防范。”
为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嵊州农商银行成立香榧专项共富小队,深入乡村、社区、田间地头,积极对接走访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越美·惠农贷、越美·新农贷等金融产品,做到金融问需在前、服务靠前,确保信贷资金足额、及时。
目前,谷来镇有120户香榧种植户,套种芍药、玉竹、白术、覆盆子等中草药2000余亩,种植中草药的利润每亩近万元。
推动香榧产业提档升级
随着消费者日益年轻化,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愈发显著,嵊州香榧企业在深耕传统的同时。也致力于研究新的吃法和用法,香榧糖、香榧油、香榧酒、香榧咖啡、香榧饼等各类衍生产品不断“上新”。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更是依托谷来镇AAA级景区百丈飞瀑和香榧森林公园打造“香榧+”特色民宿,访古寻幽、踏青吸氧、水果采摘等充满野趣的活动成功“出圈”。
90后“农创客”钱炜便是其中一员,他在父亲的香榧林旁建造了民宿“榧多多”,让更多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品尝农家菜、欣赏自然风光。“房子建好后,装修资金不够,多亏了农商银行30万元的贷款,让我完成了装修,顺利开业。”钱炜向记者介绍。
为推动香榧产业提档升级,嵊州农商银行主动作为、协同推进,汇聚香榧协会、种植专家、村两委、专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召开香榧产业研讨会,共同分析产销形势;通过“融资+融智”的方式为产业发展精准把脉,并围绕香榧产业链上的金融诉求,全方位融入、全链条授信、动态化管理;聚焦“农创客”“新农人”等农村创业群体,大力推广“农创贷”“青创贷”“民宿贷”,全力支持“民宿+直播+土特产+农家乐”等乡村新业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2023年,谷来镇香榧综合产值达到24亿元,香榧园区、休闲旅游点接待游客上万人次。
多措并举助销售
为不断延伸“金融服务+非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嵊州农商银行聚焦香榧销售环节,持续擦亮“千年圣果”金名片。
该行积极协助开展香榧丰收节、炒香榧大赛等活动,利用视频号、朋友圈、抖音等积极宣传香榧人文故事,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发挥农商银行点多、面广的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向客户、兄弟行社宣传推介香榧相关产品,并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丰收互联App上推介,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推广,让嵊州香榧走出本地、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
同时,为方便客户收款和查看流水,该行金融小分队在合作社、地头收购点、商铺宣传办理丰收一码通收款码,从信息采集到收款码成功办理全流程上门服务,大大节省客户的时间成本。
下一步,嵊州农商银行将按照香榧产业布局,以惠民利民的实招、硬招,积极探索“金融+三农”发展路径,不断提升嵊州香榧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通讯员姚昕彤、单丹红对本文亦有贡献)
嵊州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帮助农户为香榧果去壳 单丹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