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邮储银行认真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有序推动环境信息非强制性披露企业碳核算。相关核算工作为邮储银行碳金融产品创新、气候风险管理、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依据。截至10月29日,邮储银行累计完成企业客户碳核算数量已突破1万户。
商业银行开展企业客户碳核算是一项高度前沿和专业的创新性工作。邮储银行创新核算模式,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相关可行经验。
一是顶层设计引领。邮储银行自2021年起有序推动环境信息非强制性披露企业碳核算,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单列“碳核算”行动作为全行落实双碳工作重点任务,并在每年绿色金融工作要点、绿色金融工作方案中,将碳核算纳入重点工作督办落实。
二是分步组织推广。邮储银行核算工作按照积极探索、客户自愿、有序推进的“三原则”,制定“三步走”的工作思路,从试点行逐步扩大到部分一级分行,最后全面推广碳核算工作。
三是资源整合优化。邮储银行将易企营平台与碳核算平台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易企营存量客户自动完成碳核算注册流程。
邮储银行企业客户碳核算工作在促进企业客户绿色低碳转型、完善风险管理、规范信息披露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同时,各分行积极探索企业客户碳核算创新应用试点,引导客户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加快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拓展碳核算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为促进低碳转型夯实基础。
例如,邮储银行福建省三明市分行创新制定碳核算积分卡,将碳核算工作与客户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产品创新等相结合,鼓励客户开展碳核算,根据客户碳核算结果的数据质量等级,对客户进行相应的评分,同时通过开展二次碳核算积分测算,对实现降碳的客户给予加分,在客户准入等环节开通“绿色通道”,给予贷款定价适当减点支持。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银行应积极探索将碳核算结果应用于客户准入、授信等环节,对积极配合碳核算、实现降碳的企业客户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引导企业注重碳排放管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应建立企业碳排放和碳足迹的数据模型,通过对企业历史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分析,实现对企业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的预测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