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为迎接金秋丰收季节,山东平邑农商银行提前部署行动,主动对接服务,围绕秋收秋种,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用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丰收增添美丽色彩,绘就金秋好“丰”景。截至8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121.54亿元,较年初增长7.8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19.6亿元,较年初增长8.16亿元。
多措并举提供资金保障
近日,平邑县铜石镇的近万亩沂蒙红山楂喜获丰收。因三面环山的独特地理环境,当地山楂个大味美、酸软可口,深受各大商场、超市和购销加工企业的欢迎。
“咱现在这生活就像这红彤彤的山楂果,越过越红火。”在铜石镇吴家沟村冯继海的山楂园,前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的平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与冯继海一起加入到采摘山楂的队伍中。
在农商银行的金融扶持下,冯继海的山楂园今年喜获丰收,家中的加工作坊也忙得热火朝天。此时的吴家沟村,数百名村民正在山楂园采摘山楂,漫山遍野的山楂,红灯笼似的缀满枝头,映红了田野,也映红了当地村民喜悦的脸庞。
本着“早部署、早投放、早助力”的原则,平邑农商银行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三农”生产经营和基础农业发展秋收所需资金。
该行为“三农”生产经营开辟“绿色通道”,设立1.84亿元秋收专项资金,依托“智慧营销系统”和全县575个行政村全覆盖的授信体系,对秋收农户实施优先授信、优先办理、优先满足。同时,该行为农户秋收秋忙创新“专属产品”,截至8月末,创新推出并发放“大棚贷”1.4亿元、农机农具类贷款0.8亿元、惠农政策性贷款2.57亿元、“惠农消费贷”15.9亿元。
此外,该行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定制服务”,积极推广并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贷”“乡村好青年贷”“青年创业贷”等服务乡村振兴特色信贷产品8.5亿元,加大对种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支持力度。
全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平邑县铜石镇山楂年产量600余万公斤,现有山楂购销及加工企业120余家,年购销量近20万吨,山楂切片产量占全国60%以上。记者跟随平邑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来到铜石镇金峪村陈现德的山楂加工厂,扑面而来的山楂果香,沁人心脾。
“有了农商银行信贷支持,我这一季的加工收购资金更加充裕,生产加工更有劲了。”陈现德一边介绍着山楂生产加工情况,一边笑着说。陈现德多年来从事山楂的购销与加工,近期山楂迎来丰收季,有了农商银行80万元信贷资金的扶持,他扩大了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和销售收入逐年攀升。
近年来,平邑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的信贷投入,向罐头生产、金银花购销、手套加工等当地特色产业提供精准服务,加大产业链及其上下游客户的资金支持。该行推广并发放罐头行业贷款3.13亿元,支持罐头产业发展;推出并发放“中药材供应链振兴贷”等中药材行业贷款6.16亿元,解决金银花、山楂等中药材商户的担保难问题;推出并发放“手套机分期贷”等手套行业贷款3.33亿元,支持手套加工行业发展。
加大助农取款服务渠道建设
近期,平邑县临涧镇巩家村迎来一年一度秋月梨和黄金梨的成熟季。巩家村所产秋月梨、黄金梨,含糖量和水分高,果肉细嫩多汁。
在平邑农商银行30万元信贷支持下,巩家村邵长坤承包50余亩土地,种植的秋月梨和黄金梨喜获丰收。捧着沉甸甸、硕大饱满的黄金梨,邵长坤脸上挂满了笑容。同时,有了农商银行的“聚合支付”收款码,邵长坤向周边超市和商场供货,支付结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为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平邑农商银行加大助农取款服务渠道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体验,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该行以支行为单位,通过“驻点办公”“金融服务队”等积极宣传先进农民的事迹和生活动态,寻找乡村“致富带头人”,为更多农民提供榜样和指导,分析致富经验、实现“一对一”创业致富经验推广。截至8月末,已累计帮扶农户135户,发放贷款3961万元。
同时,该行优化支付结算流程,着力打造“金融生态网络”,畅通支付结算渠道,发行“普惠金融卡”6万余张,在全县各乡村设立“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371处、建成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70处、“沂蒙金融超市”14处、流动银行车1辆,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移动柜组下乡1012次、金融夜校活动382场,为客户提供线上产品签约、“无感授信”和业务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3.4万笔,涉及金额1.48亿元。
(通讯员孙珂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