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肥料企业科技创新座谈会,面对面听取肥料企业对科技创新和肥料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推进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我国已初步形成品类齐全、功能多元的肥料产品体系,成为肥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肥料企业研发能力不足、高效肥料应用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聚焦肥料产业前沿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肥料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以更好服务支撑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在此过程中,银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肥料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随着现代农业对环保和高效农业的追求,生物有机肥料的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为满足市场需求,肥料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对此,银行可以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支持肥料企业研发和创新。
其次,为提升肥料企业贷款额度、破解抵押和担保难题,银行可以积极参与到“政银保担”等合作模式中,与政府部门、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在合作模式中的权利和义务,共同为肥料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在“政银保担”等合作模式中,银行可依据相关政策和风险评估,给予肥料企业科技创新更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其融资成本;针对该合作模式建立专门的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贷款审批效率,使肥料企业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项目;加强信息共享,与政府部门、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各方实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肥料企业经营状况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做出合理的信贷决策。
再次,银行可以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政策,对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肥料科研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以推动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发展。对于积极参与“十五五”肥料行业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等的企业,银行需要深入了解和评估其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项目的创新性、技术含量、市场需求、预期收益等。对于具有较高创新性、能够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科研项目,在贷款额度、利率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最后,银行需要与肥料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包括市场分析、行业研究、投资建议等在内的专业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及时了解企业科技创新的进展和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金融问题。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