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9月23日 > 总第652期 > B3 > 新闻内容
“小数据”造就“大作为”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郭昕昕

【农村金融时报】

——广东南雄农商银行解锁助农致富“金融密码”

如何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缺少数据支撑的难题?广东南雄农商银行改制五年来,在主发起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下,利用切实有效的农村“小数据”,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寻找因地制宜的发展之路,实现服务农户数量、涉农贷款金额、自身综合实力、惠农服务能力等多维度指标直线上升。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6亿元,占贷款总金额的73.06%,服务农户近6000户。

南雄市地处粤北山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是以烟草和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县。南雄农商银行清晰地意识到,服务好“三农”,可以依托农村“小数据”开展金融服务。

为此,南雄农商银行制定用“小数据”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金融服务顶层设计方案,同时结合南雄当地农村实情,将道德品质作为关键“小数据”,把客户口碑、有无赖账、是否赌博等“小数据”列入重要信息,并在综合分析、多头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人品+技能+资金用途+资源+家庭和谐+劳动力”等多维度金融服务“三农”所需的精确“小数据”贷款立项表。

为快速有效收集精确的“小数据”,南雄农商银行以支行为“圆心”,划分辖内20个“网格化”服务区域,建立服务台账,发挥党建共建作用,选派“金融专员”深入乡村走街串户,充分发挥村干部对本村人员情况熟悉的优势,开展“小数据”收集、金融需求摸排及相关“小数据”更迭工作,建立起以“小数据”为依托的农村信用体系。通过“党建+”模式,该行依托党建共建平台,以镇街、村社为单位进行建档评级、整村授信。

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实现与南雄市18个镇街、225个村社党组织的党建共建工作,整村授信建档立卡覆盖225个村委会,覆盖率高达95.33%,完善农户信用台账逾1万户,授信金额60.2亿元。

在做好“小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南雄农商银行利用法人机构机制灵活自主的优势,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原则,着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特征,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担保、设施农业担保等担保类业务品种。

与此同时,该行通过与“农担”、保险等机构共享“小数据”,为服务“三农”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南雄农商银行积极与南雄市人社局等机构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在南雄市,只要资金用途合理,有劳动技能、无不良嗜好的人群均能在南雄农商银行获得金融支持。经营主体如因受灾或市场风险造成还贷困难,南雄农商银行将主动帮助其进行财务规划,支持其再生产。为满足不同客户生产需要,该行还开发“薪易贷”“村民致富贷”“绿美林权贷”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并根据客户对姓氏文化内涵的喜爱和认同的“小数据”,成功推出深受客户喜欢、具有姓氏文化内涵的“姓氏共富卡”。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签约手机银行客户超7万户,发生交易近100万笔。

此外,为更好惠及小微企业,南雄农商银行主动降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比改制前下降130BP。目前,该行存款来源稳定,存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今年净利润将突破亿元,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美丽圩镇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被誉为“粤北粮仓”的南雄市,汇集众多大米产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南雄农商银行利用大米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在缺少抵押物的情况下,派出“金融辅导员”为商户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利用“金米贷”和组合贷款等方式,为大米产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76笔、金额3.38亿元,帮助企业缓解资金紧缺难题。

在“小数据”加持下,南雄农商银行持续深耕市场、挖掘客户,已形成“一人一网格、一格一区域”的“网格化金融服务网”,多层次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日趋健全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成效已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截至目前,该行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总贷款的86%,户均贷款在15万元左右。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