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9月23日 > 总第652期 > A8 > 新闻内容
山西蒲县农商银行 赋能“村”经济 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走进山西蒲县白家庄村村民常秀生家的院子里,“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牛棚里30余头牛正悠闲地咀嚼着草料,一旁的常秀生正忙着往石槽内添料加水。

常秀生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今年我增加了养牛数量,但购买饲料时资金就有点不够用了,农商银行给我授信30万元,牛的口粮就不愁啦。”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常秀生露出开心的笑容。

提起蒲县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村民李建军也是连连称赞。他多年从事种植业,今年在种植过程中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恰逢蒲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入户宣传,了解他的情况后,经过资料审核,很快为他授信1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蒲县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多年来,该行依托“整村授信”工作,与村委对接,走村串户,积极走访,针对白家庄村产业特色,积极扶持能人大户,帮助村民增强发展底气、扩大发展规模。截至目前,该行在白家庄村发放个人贷款114户、余额647.28万元。

蒲县农商银行在支持村民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支持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方式。

今年是白家庄村500余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第一年试种,在得到蒲县农商银行及时提供63.84万元资金支持后,此项目得以顺利落地。

白家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红平向记者介绍,白家庄村有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28人,核桃、苹果是主导产业,但由于品种落后、树龄老化、管理不善,村民收益和村集体收入较少,在多方调查研究后,该村决定实施“百亩果园百头牛”项目。在农商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下,“秦脆”苹果园和育肥牛场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牛粪、猪粪等作为肥料提供给果园、玉米地,玉米秸秆又可以加工成饲料送到养牛场,初步实现种养循环,白家庄村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

支持白家庄村村民和村集体发展经济,是蒲县农商银行赋能“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该行坚持把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作为第一主业,深入开展整村授信,加大产品宣传力度。通过村委干部协助、村委工作群传导、主动上门了解、建立回访制度等业务模式,深挖“三农”及小微客户信贷需求,全面梳理信贷产品,组建“三农”、小微专营机构,努力实现“放贷一键申请、授信一步到位、办贷一次不跑、风险一键排查”。

同时,该行着力做实“精准信贷”工作,坚持把信贷投放与信贷转型紧密结合,精准投放10万元以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0万元以下个人消费贷款、100万元以下商户创业贷款、单户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并通过与社区物业、乡镇政府及村两委对接,建立常态化、多渠道、广覆盖的金融宣传体系。

此外,为做好营销工作,让信贷产品覆盖更多乡村,该行切实加强“全员营销”部署,按周召开汇报会,充分调动各岗位人员营销积极性,利用好“8小时”外的碎片时间,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对现有信贷产品亮点进行宣传,采取“走出去”的营销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