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有着1600多年的毛笔制作历史,可以说是一座用毛笔铸就而成的小镇。这里因笔而起、因笔而荣,毛笔市场的繁荣带动文港发展,也推动制笔工业不断改进和创新。如今,在邮储银行南昌市分行“金融之墨”的挥洒下,文港毛笔产业依然生机勃勃,既保持着古老的形态,又书写着多彩的未来。
初秋时节,走进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浓厚的“笔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毛笔造型的路灯错落有致,一家家独具特色的文房四宝店整齐有序,还有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中国钢笔文化博物馆、中国(文港)文房四宝交易市场,无不与“笔”有关。
来到位于文港镇百佳路6号的南昌市港丰笔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刘学龙和员工正娴熟地制作毛笔,齐毛、结头……
“因为客户要得比较急,我们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打算明天一大早发货。”刘学龙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多亏邮储银行这么多年的鼎力支持,还在关键时刻主动上门,给我们发放信贷资金,让我们迅速扩大生产,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周转压力。”
写字作画,往往只观妙笔生花处,不见辛苦制笔人。据刘学龙介绍,在很早以前,他经营一家制作毛笔的小作坊,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因为制作毛笔的工序很复杂,家里每个成员都各有分工,每天忙得不分昼夜。
正是当时的家庭小作坊为后面成立公司奠定了基础。随着当地制笔小作坊越来越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卖毛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15年,刘学龙将“小作坊”升级改造,和家人一起成立了港丰笔业有限公司。
“这几年,借着文港镇政府建设‘特色小镇’,加大对制笔产业的扶持力度的东风,毛笔市场明显升温。”刘学龙说,“今年,正当我们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时,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又一次主动联系我们,为我们办理一笔纯信用无抵押贷款,正好补上流动资金的缺口。”
“我们积极与文港镇多家制笔企业沟通交流,进一步开展互助合作,创新推广邮储银行‘极速贷’‘创业担保贷’等信贷产品,助推文港镇制笔产业兴旺。”邮储银行南昌市分行客户经理黄玲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特色小城镇要发展,产业是根基。虽然只是一支小小的笔,文港却将其做成大产业。
“一支笔”做强产业的背后,看得见的是众多像刘学龙这样勤劳致富的创业者,看不见的是产业发展背后的金融力量——邮储银行南昌市分行持续支持农业重点产业发展。
“通过便捷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引来了更充足的金融活水。”邮储银行南昌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行将持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依托创新产品、优质服务和产融合作机制,一步一个脚印与文港镇更多制笔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邮储银行南昌市分行已累计向文港制笔行业发放贷款近百笔,提供资金支持2000余万元,以有力度的金融服务推动文港毛笔产业健康发展。
(通讯员段明红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