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是著名的“中国白鸭之乡”。连城白鸭以“白羽、乌嘴、黑脚”为特征,如今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撑。传统方式下,当养殖户需要贷款时,需由银行工作人员以现场考察的方式进行评估。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且考察效果高度依赖于银行人员对养殖动物的实际鉴别经验,往往导致无法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还伴随着贷后管理难度过高的问题。
如何破解连城白鸭产业贷款难题?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上,工行福建龙岩分行因地制宜、强化科技赋能,开发出“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白鸭养殖信贷服务”项目。该项目依托图像设备,采集连城白鸭的生物图像并构建数据集,既能帮助用户及时查看白鸭生物计数和白鸭状态结果、导出分析数据等,也有助于客户经理授信额度动态监测、调整,降低金融风险。
如今,“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白鸭养殖信贷服务”项目,正在申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该应用的相关专利“一种授信额度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专利发明人谢云熙),已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是工行龙岩分行首个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并初审通过公开的项目。
“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更精确地对连城特色产业白鸭养殖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统计,以便调整授信额度。这是我们贷后管理的好助手,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养殖企业,挖掘他们的服务需求。”工行龙岩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应用将探索集成于“e龙岩”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客户通过移动端便捷登录并使用。
数字赋能,向“新”而行。近年来,工行福建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持续加码专利挖掘与申请力度,充分发挥员工专利挖掘积极性,高效调动二级分行科技菁英资源,激发全分行创新活力。今年以来,工行福建省分行累计提交发明专利构思13篇,8篇发明专利送国知局,全部初审通过,其中7篇已进入公开阶段。
下一步,工行福建省分行将充分发挥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为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工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