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鑫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农发行四川省德阳市分行以服务乡村振兴统揽业务发展全局,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为美丽德阳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近日,该分行成功向德阳高新区三星湖骨干路网建设项目投放5500万元后,贷款规模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300.18亿元,迈上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现代化银行的新征程。
恪守使命 助力端牢中国“碗”更稳
作为四川省粮食主产区的德阳,“三夏”时节迎来丰收季,风吹稻浪,阵阵飘香,农机收割,颗粒归仓,好一派繁忙景象。
走进德阳某粮食储备库,装满粮食的货运车过磅、传送、入库、扦样、检验……在作业现场,一名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智慧粮库”系统,查看新入库粮食的数据信息。
“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而成长。近几年来,我们粮棉油条线贷款投放都在10亿元以上,在收购方面,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田间到仓储到加工到餐桌,为全产业链环节足额提供政策性信贷支持。”农发行德阳市分行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分行积极探索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实现全国农发行新系统首笔“竞拍贷”292万元审批投放,支持企业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竞拍市场化收购政策性小麦;大力推进线上支付渠道在全辖粮食收购中的广泛运用,实现客户信贷资金“7×24”小时不间断供应,从根本上解决了“打白条”和“卖粮难”问题。
今年以来,该分行提前3个月部署夏粮收购工作,深入企业、种粮大户现场调研,多渠道了解粮油市场信息,对区域粮油收购资金需求量进行摸底预测。指派专人全流程跟踪,推进办贷各项工作,累计向9户企业投放夏粮收购贷款1.03亿元,用于支持企业收购2024年新产粮食5万余吨,粮油收购市场份额稳定在60%以上。
深耕细作 打造天府良田质更优
德阳地处成都平原核心地带,是“天府粮仓”的重要承载地。2022年以来,该分行抓住德阳整市纳入都江堰灌区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级试点契机,聚焦高标准农田、耕地保护、农地增效领域建设,把守住耕地的量、改善耕地的质作为出发点,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支持建好天府良田,守牢“天府粮仓”。
近年来,该分行围绕耕地做文章,因“地”制宜量身制定特色融资方案:获批农业科技贷款5亿元支持广汉市天府粮仓核心区优质粮油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建设优质粮油基地近10万余亩;采取“水稻+川芎”轮作的方式,申报获批项目贷款5亿元支持什邡市城东片区生态综合体建设;累计获批贷款25.2亿元,支持德阳市旌阳区高标准农田及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精准打造万亩良田。
今年来,该分行深化支农惠农服务,用心打造“致富田”,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9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7个项目建设,复垦耕地1.46万亩,新建、提升高标准农田50万余亩,努力走出一条推动地区粮食稳产增收,产业链条“融会贯通”的新路。
提档升级 守护旌城流域水更清
德阳,别称“旌城”,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长江上游支流的绵远河、石亭江、凯江等贯穿德阳境内,自古以来这座城就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年来,该分行针对德阳市区域发展困境,开展走访项目调研10余次,经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最终把解决问题的关键词落在“开源”“防污”上。先后申报7个贷款项目,向德阳市旌阳区供水建设项目、什邡市城乡供水保障项目、广汉市第二水厂项目等投放26.17亿元,为民众提供安全稳定的供水服务,极大提升水污染治理能力。
同时,该分行聚焦水生态修复,大力推进长江上游支流沱江流域生态治理建设,投放水利贷款13.08亿元,用于德阳辖内石亭江段水环境整治提升等6个项目建设,开展河湖整治、堤坝及灌溉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河道水质、水域纳污能力,实现“城水相依、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景象。
同向发力 服务区域战略绩更佳
该分行紧紧围绕党政发展导向和工作目标,紧密配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同城化区域发展重点战略,先后与各级政府、部门签订“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授信协议,实现信贷政策与推荐项目精准对接,与德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推动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该分行以城乡融合、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向凯州新城城乡一体化项目、旌北新区城乡一体化项目等项目投放贷款20亿元,助力德阳“产业融圈”;累计向省市重点项目投放贷款22.7亿元,支持天府大道北沿线项目等建设,助推德阳“双圈”建设迈出新步伐;投放农村交通建设贷款16.9亿元,绘制“路通村美”美好景象;2023年以来累计投放9.15亿元,支持什邡市经开区清洁能源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新起点、新使命。下一步,农发行德阳市分行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职能,围绕德阳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持续发挥政策性金融逆周期调节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德阳实现“重返前三”蓄势赋能、夯基垒台,奋力书写美丽德阳建设新篇章! (黄仲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