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飞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苏沭阳农商银行践行“背包精神”,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便民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今年4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328.84亿元,比年初增加11.99亿元。
积极走访对接企业
“背包精神”源自20世纪50年代,当时老一辈农信人身背帆布包,把党的农村金融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这种风雨无阻、主动上门的服务精神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包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信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传承,如今“背包精神”依旧在农信系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为沭阳农商银行的办贷效率点赞,这400万元贷款资金解决了我扩大经营规模遇到的难题,太及时了。”沭阳县新奇门窗制品厂负责人杨国际感激地说。
沭阳县新奇门窗制品厂成立于2009年,经营范围包括:门、窗制作以及销售。
该行在走访对接活动中了解到,该厂因扩大经营规模遇到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沭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态以及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后,及时发放贷款4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为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践行“背包精神”,该行扎实开展走访营销活动。该行班子成员及各部门总经理每月到所包单位工作不少于2次,进行协同营销。全辖各网点定期深入走访农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对一”开展融资对接服务,向客户宣传新产品、新服务,进村庄访客户、进社区访居民、进园区访企业、进市场访商户,精准定位,一体化营销存贷款、线上业务、社保卡等产品。
同时,为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政策进入千家万户,该行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等优势,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客户的特点,精准划分服务网格,引导客户体验特色产品,提升营销效果。
积极提升服务水平
沭阳农商银行秉承服务“三农”理念,将“背包精神”转化为开展普惠金融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举措。
目前,沭阳县的夏收工作已经启动,该行发扬“背包精神”,充分利用农业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走访的机会,宣传贷款利率优惠、产业扶持政策,大力推广信贷产品,全面满足农业专业合作、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资金需求。
该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组建移动金融服务小队,定期组织员工深入乡村、社区、企业等,进行宣传讲解反假币、反洗钱等金融知识,推动金融知识惠及千家万户。
此外,为优化办贷流程,该行还依托线上平台,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客户办贷体验,实施“名单制”跟踪管理,开辟“绿色通道”,推行“限时办结”“阳光办贷”“首问负责”制度。
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付学军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农信机构应坚持市场定位,从如下几方面发扬“背包精神”:一是深入了解农村市场的需求,为客户提供贴心的金融服务。这包括了解农户的金融需求、生产经营状况、生活习惯等,以便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二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市场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例如:推出针对农户的贷款产品、农村小额信贷、农村电商金融等,为农村市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三是深耕农村市场,聚焦小微企业和农户金融需求。通过专业化的团队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通讯员胡玲玲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