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6月03日 > 总第636期 > A3 > 新闻内容
邮储银行广东汕头市分行 让鲜美牛肉丸走进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汕头牛肉丸是潮汕地区著名小吃,以柔软、润滑、鲜美和爽脆的口感而闻名,吸引无数饕客寻味而至。

走进李敏强创办的汕头市荣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仔细用刀将精选的新鲜牛腿肉上的膜、筋及杂质剔除并切成小块。牛肉经过机器搅拌成肉泥、定型成丸,在入水煮熟后迅速降温。最后,冷却好的牛肉丸进入自动化包装流水线。

“速冻是保证牛肉丸新鲜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将新鲜生产出来的牛肉丸成品放入零下18摄氏度的速冻库,通过快速冷冻最大限度保留食品营养成分和口感。”李敏强介绍,1995年他从温州来到汕头学习牛肉丸传统制作方法,并开始创业。

历经多年打拼,李敏强的事业从一家夫妻店发展到一个车间,从一栋小楼发展到4000多平方米的工业厂房。这其中,离不开邮储银行广东汕头市分行持续的支持。

回忆起创业以来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的支持,李敏强告诉记者:“在我们发展关键节点,邮储银行汕头市一方面积极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根据企业创办、生产线换新、项目投产等不同生命周期定制专属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融资额度,并给予最大利率优惠,截至目前已先后提供5次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配备个人理财、企业结算等一揽子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感和幸福感。”

除扩大企业规模外,李敏强利用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的资金支持,还在推动汕头牛肉丸创新发展上下功夫。他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产流程,在利用自动化设备和冷链运输提高生产效能的同时,又保证了牛肉丸品质的稳定。

同样与牛肉丸结缘的还有回乡创业的张东涛,他创办牛肉店,主营牛肉丸零售批发和牛肉火锅等生意。

“为保证肉质新鲜,牛肉必须在屠宰6小时内上桌,这是我生意一直红火的关键。”已开分店的张东涛展示着新鲜上桌的牛肉火锅宴,汕头地处平原、人多地少,因此,相比因养殖优势而发展牛羊肉产业的内蒙、宁夏等地,汕头人寻求的策略是“跨省养牛”,即从云贵川等地运输山地黄牛,在本地短期饲养后,依据严格的选牛标准进行屠宰。

为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品质,张东涛开始寻找稳定的牛肉供应渠道,但资金成了“拦路虎”。于是,他向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提出融资申请,凭借良好信用和经营记录,成功获得50万元免抵押信用贷款。有了资金和稳定肉源,张东涛深入研究手打牛肉丸的制作技巧,制作出脆爽鲜嫩、弹牙多汁的牛肉丸。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牛肉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潮汕地区牛肉日消耗量超过10万公斤,每天有近2000头牛从云贵川和西北地区运往潮汕。目前,潮汕地区牛肉火锅店有近2000家,牛肉丸店铺7000多家,本地牛肉丸及火锅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对此,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持续围绕汕头资源禀赋优势,紧抓汕头美食文旅产业发展契机,在产品创新、服务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探索服务新路径,推出“预制菜产业贷”“农产品农副产品产业贷”等一系列创新信贷产品,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还加快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运用产业贷‘扫街神器’功能,实现贷款额度自动核定和快速落地,全面提高获贷便捷度和可得性。”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今年4月末,该分行已累计发放食品行业贷款607笔,金额超2.5亿元。

(通讯员郑丽婷、洪毅彪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