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5月27日 > 总第635期 > A7 > 新闻内容
服务乡村振兴有“良方”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王佳佳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四川梓潼县支行信贷支农侧记

近年来,农发行四川梓潼县支行全面践行“支农为国、立行为民”职责使命,为梓潼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政策性金融服务。“十四五”以来,该支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38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超3亿元,贷款余额首次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

育良种

稳住“粮袋子”

走进梓潼县黎雅镇兰花村,种植大户赵大姐正在查看秧苗长势情况。“近几日气温回暖,秧苗长势非常好,预计近期就可以移栽了。今年计划种植水稻制种360亩,比去年增加30多亩,种地收入比之前增长不少。”赵大姐说。

入春以来,农发行梓潼县支行深入企业、田间了解水稻制种育秧规划、种子肥料准备情况。截至目前,该支行已投放贷款1.1亿元支持梓潼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示范基地项目。该项目通过机械化育苗大大减少了人工流程,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建良田

助力“粮满仓”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更适宜机械化作业,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还能增加一成的粮食产量。”梓潼县仁和镇种植大户指着不远处的仁和镇秋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说。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为解决农业全产业链不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率低等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问题,农发行梓潼县支行围绕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目标,投放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梓潼县高标准农田及优质粮油基地(一期)项目建设。该项目将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及优质粮油基地10万余亩。

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投放农地类贷款8.4亿元,助力形成“种粮成本降低、农资用量降低、设施投入降低和粮食产量增加”的良好局面,让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更具底气。

推良技

激活“动力源”

梓潼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生猪规模化养殖规模位居四川省第一。梓潼县积极探索新“1+5”生猪代养模式,精心谋划梓潼县GGP核心种猪场及选育种标准化建设项目。在了解到项目资金需求后,农发行梓潼县支行主动加强与主管部门及企业对接,高效获批项目贷款5.6亿元支持该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可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就业人数上千人。

近年来,该支行获批农业科技贷款近10亿元、投放3亿元,支持现代种业科技产业示范园项目、梓潼县GGP核心种猪场及选育种标准化建设项目,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用良法

打通“水脉络”

梓潼县是“十年九旱”的川中老旱区。为彻底解决“靠天吃饭”的困境,农发行梓潼县支行紧紧围绕梓潼县“水利补短板”行动,主动与政府部门、企业对接项目融资事宜,三级行联动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在信贷规模保障、优惠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创新“基金+贷款”模式,累计投放5.9亿元,为武都饮水二期灌区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据悉,该项目以梓潼县东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黎雅镇、卧龙镇、长卿镇等乡镇为主体,致力于改善项目区域内农业生产供水条件,有效保障近12万亩农田灌溉用水。

发展农业生产,关键在水。在补齐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该支行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共支持水利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类项目7个,投入资金11亿元,做实“水利银行”品牌。

施良策

连接“幸福路”

梓潼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西北倚剑门天险,西南铺天府锦绣,被誉为古蜀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曾是国道108沿线上的一个交通重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车水马龙。

为尽快实现梓潼县连通高速公路,农发行梓潼县支行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三高三线一网”的发展思路,高效获批农村路网建设贷款3.2亿元并实现投放1.8亿元,助力完善梓潼县城与绵苍巴高速出口之间的交通路网,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攻坚行动。

下一步,农发行梓潼县支行将持续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五篇大文章”,在服务梓潼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中交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新答卷。

梓潼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示范基地黎雅片区建设项目 农发行梓潼县支行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