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王帅
【农村金融时报】
扎根中原沃土,服务农业大省。近年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不断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为服务河南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鼎力守护“中原粮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河南唯一农业政策性银行,自1995年成立以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始终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积极落实国家粮油调控政策,足额保障中央储备增储、轮换和一次性储备等资金需求,累放中央和地方事权粮油储备轮换调控以及市场化收购贷款近8000亿元,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等问题,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
2023年夏收期间,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迅速出台支持收储阴雨天受损小麦信贷政策,向政府指定的110家收储企业投放贷款77亿元,获得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认可。
推动产业畅通循环。该分行建立粮食收购信用保证基金13支,“信保基金+产销对接”模式入选农发行总行服务国家战略信贷模式。
创新业务发展模式。该分行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先后向98家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投放贷款10亿元,其中三链同构“订单贷”模式被评为河南省金融支农典型案例。组织40家优质粮食企业召开产销对接大会,搭建了产销对接广阔平台,有力畅通了粮食循环。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该分行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农地复垦复耕、低效土地盘活利用等项目,擦亮“农地银行”品牌。创新设计“政采贷”“土地指标收益返还”“项目综合收益”高标准农田融资三种模式,推进“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模式,累放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41亿元,支持商水、叶县、兰考等高标准农田项目28个,建设高标准农田301万亩。
此外,该分行聚焦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全力支持种业基地建设、高端农牧装备推广应用。“十四五”以来,累放种业贷款31亿元,支持种业企业16家;累放农业科技贷款6亿元,支持农牧装备制造科技园等项目4个,全面助力稳住农业“基本盘”。
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点工作,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和重大引调水工程等短板弱项。
助力黄河生态大保护。该分行制定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七大具体行动50条落实举措,举办“黄河行”等政策宣讲或项目签约活动,深化与各级水利部门合作,突出重点支持重大引调水工程、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控制性调蓄工程等,推动信贷模式创新,累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贷款超800亿元,助力河南“丰”字形水系生态格局建设。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该分行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实现郑州市首批专项借款项目投放32亿元。
擦亮“绿色银行”品牌。该分行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和全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部署。
截至2023年末,累放绿色贷款143亿元,累计支持了79个示范村建设项目、20个黄河廊道生态保护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6个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
牢记支农使命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服务河南农业大省实现农业强省,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全力落实农发行总行与省政府签订的“十四五”规划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方位提供融智、融资、融商、融情一体化服务。
该分行持续加大38个脱贫县信贷投放督导力度,重点支持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过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地区脱贫攻坚成果。
2023年,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实现38个脱贫县、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贷款投放全覆盖,其中,38个脱贫县贷款余额755亿元,为4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放7亿元。
全力支持“产业兴旺”。该分行聚焦河南省“十大特色产业”,相继打造了兰考奶牛、宝丰珍稀菌、泌阳夏南牛、濮阳黑番茄等一大批特色产业,累计审批设施农业类贷款132亿元、投放80亿元,支持设施农业园区38个。
未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聚力改革创新为动力,振奋精神、鼓足干劲、扎实履职、坚定向前,主动融入现代化河南建设,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