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5月20日 > 总第634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 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童心 黄境如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发行江西省分行认真落实总行关于积极支持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部署,累计投放贷款超30亿元支持矿山修复项目,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今年以来,该分行支持矿山修复项目2个,累计投放贷款3.3亿元,为萍乡市转型发展贡献农业政策性金融力量。

萍乡市是以煤而立、因工兴市的工矿城市,素有“江南煤都”之誉,但由于缺少合理的开发规划,过度开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008年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萍乡市积极探索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去年完成人工造林4.28万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市场化步伐加快。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充分利用金融活水支持矿山生态修复,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近3年持续支持莲花、湘东、芦溪、安源矿山生态修复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6个,累计投放贷款超30亿元。

据悉,该分行全力服务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通过“生态+产业”“生态+文旅”,支持萍乡青山中医药健康养生小镇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中草药种植、观光农业;通过“生态+农地”,支持湘东区废弃矿山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将土地复垦为耕地和林地。

通过治理,废弃矿山土石料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3000亩废弃矿山重披“绿装”,矿区地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修复,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与环境污染。通过将原废弃矿山治理恢复为耕地、林地和特色产业建设用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谐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