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余文华 伍宁
【农村金融时报】
——广西灵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普惠金融发展纪实
十年来,广西灵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灵山农信社”)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市场定位,把经营发展着力点扎根于支持实体经济,积极践行普惠金融使命,着力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便捷性和获得感。
截至3月末,灵山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126.1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98.1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85亿元。灵山农信社以实际行动践行“助农惠商 繁荣荔乡”的使命,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引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提服务质效
让普惠金融“触手可及”
灵山农信社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大力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服务重心下沉。灵山农信社共有营业网点34个,占全县银行同业的35.79%,其中,下沉乡镇网点24个、占比70.59%,布设83台银行自助设备、348个便民服务点,实现全县行政村便民金融服务100%覆盖。
一个挎包、一支队伍,灵山农信社金融专员身着红马甲行走在荔乡大地,当好“四大员”,抓好“五挺进”,通过现场走访、现场宣讲、现场授信等方式,着力发挥金融服务供求匹配的桥梁纽带作用,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整村授信、户户有信”工程,加快推进农户信用信息建档和评级授信。
截至3月末,灵山农信社通过桂盛富民金融服务平台累计采集白名单有效客户8.84万户,授信户数6.05万户,授信金额66.79亿元。农户累计授信达26.57万户,授信率提升至77%,为全县27万农户家庭、1万个体工商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强信贷投放
为实体经济“输血补气”
灵山农信社始终坚持“做小做散”的信贷导向,信贷资源重点投向普惠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体,用好用足“桂惠贷”、支农再贷款、新型政银担保等政策,以及“桂信融”等金融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精准度与覆盖面。
灵山农信社与灵山县委组织部、县市监局、县审批局强化合作,在灵山农信社营业部成立了广西辖内首家县级“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以及首个县级综合信用报告自主查询代理点,通过设立个私“绿色窗口”、政策咨询台及“个私+金融”服务专区等,为广大商户、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和金融服务,切实把“让数据多跑路才能让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
截至3月末,灵山农信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11亿元,较1月初新增1.57亿元;今年1月份至3月份,累计办理到期贷款延展续1731笔、金额6.7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654户;以“桂惠贷”形式发放贷款966笔,金额5.2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952户,投放户数和笔数居钦州市金融机构首位,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超700万元。
重产品创新
促金融供给“精准对接”
灵山农信社围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主动性、创新型和便捷性,持续推进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聚焦当地特色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村集体经济、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自主创新推出“荔枝贷”“茶叶贷”“奶水牛贷”“白兰花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积极推广“企税贷”“商税贷”“易农经营贷”等线上信贷产品,实现8分钟放贷。同时,灵山农信社聚焦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加大“新市民贷”“青穗贷”“创业贷”“安居贷”等产品推广,强化金融供给,切实满足各类群体多层次、个性化的信贷资金需求。
截至3月末,灵山农信社普惠涉农贷款余额41.94亿元,较1月初新增1.93亿元;1月份至3月份,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1771笔、金额5.24亿元;累计发放线上贷款2395笔,金额2.76亿元;累计发放新市民贷款292户,发放金额2.68亿元,较1月初新增0.6亿元。
灵山农信社金融专员走访石塘镇马蹄种植示范基地 灵山农信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