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22日 > 总第630期 > B2 > 新闻内容
广西北海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高效解决“银发族”急难愁盼问题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郑光维 郑秋艳

【农村金融时报】

关爱老年群体,传递金融温暖。广西北海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北海市区联社”)作为有温度的本土银行,秉承“敬老、爱老、适老”金融服务理念,围绕老年客户金融需求,高效解决老年客户“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为老年客户美好生活提供金融便利,帮其守住“钱袋子”。

“小半径”服务“大民生”,网点适老建设有力度。近年来,北海市区联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加快“适老化”改造,打造无障碍主题银行,优化营业场所软件硬件设施,提供爱心座椅、老花镜、轮椅、无障碍通道等适老服务设施,设立爱心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引导、咨询、取号等一对一服务,让老年客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小挎包”寄托“大关怀”,上门服务有温度。针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北海市区联社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携带“e挎包”为老年客户提供挂失密码、社保卡激活、银行卡解锁等金融业务,将流动银行服务车开进乡村,方便老年客户办理金融业务。今年1月初至4月中旬,北海市区联社使用“e挎包”办理业务超过1600笔,切实解决老年客户“急难愁盼”问题。

“北海市区联社的服务真周到,我腿脚不方便,他们主动上门给我办业务。”北海市福成镇红旗村的刘大妈对北海市区联社的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小活动”包含“大情怀”,普及金融知识防风险。为提升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北海市区联社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老年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期间,北海市区联社抓好网点宣传主阵地,通过网点LED屏、电视、海报等方式,有效开展有针对性、通俗易懂的金融宣传教育;深入社区、农村,进集市、进广场向老年人普及识别假币、电信诈骗、存款保险等金融知识,引导老年人熟悉手机支付、电子银行等支付工具,让老年人在享受金融服务便利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自身的“钱袋子”。

下一步,北海市区联社将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为“银发族”提供更贴心、更有温度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增强“银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北海市区联社金融专员向老年客户普及金融知识 北海市区联社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