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云南巍山农商银行助力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在红河源头云南省巍山县阳瓜江畔的田间地头,一幅春忙备耕图正徐徐展开。今年以来,云南巍山农商银行早部署、早行动,着力加大春耕生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春耕备耕生产,源源不断滋养“三农”沃土,助力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奏响“丰收序曲”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眼下,巍山县庙街镇盟石村委会陈德厂村的小麦和大麦已经进入孕穗期,长势良好。
“春耕春管期间用人增多,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水渠灌溉的资金投入大,巍山农商银行给我追加了30万元授信,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盟石村种粮大户、示范带头人熊红亮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我现在个人种植125亩农作物,大麦、小麦有64个品种,6粒排序的是饲料大麦,2粒排序的是啤酒大麦。”
熊红亮是巍山县红亮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是在巍山农商银行第一笔2万元贷款的支持下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随着合作社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农科院示范点,多次被省、州、县评为“先进生产者”。
据熊红亮介绍,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带动周边400多户农户,每年能提供8600人次劳动用工。近年来,为更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他以“烤烟+玉米+大麦”“一年三熟”的科学模式改良耕种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盟石村农产品产量增收,农民过上好日子,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也少不了巍山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扶持,除了我本人还有很多挂靠在合作社的农户都获得了巍山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熊红亮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看长势,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拓宽致富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陈德厂村的蔬菜种植基地,满眼新绿,白菜进入了生产旺季,在阳光下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我承包经营着15亩蔬菜地,目前白菜已成熟即将上市,主要供应州内外各大超市。”陈德厂村青年创业者左云峰告诉记者,目前春耕春管期间最关键的是灌溉、防虫,种植蔬菜等田间管理工序,旺季需请100多名砍菜工,资金缺口比较大。
据了解,今年年初,巍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左云峰资金短缺的困难后,立即上门服务,及时给予他15万元贷款支持。
“这笔贷款无担保、纯信用,极为方便。今年预计每亩产量将达8吨左右,年收入可达11万元左右,不仅拓宽了我的致富路,而且还带动了村民增收。”左云峰开心地说。
绿色通道助力春耕备耕
“近年来,我行扛牢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着力打造‘金融助农先锋’品牌,以‘党建+产业+农户’模式聚焦主责主业和地方特色,结合巍山‘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链和供应链特点创新金融服务,推出了‘金牛贷’‘金叶易贷’‘商易贷’‘小微易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巍山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行以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采取“应贷尽贷快贷”的模式主动上门送贷,提高小额农贷授信金额,简化办理流程,开通春耕备耕贷款“绿色通道”,解决农户在春耕备耕时期资金投入量增大增频的难题。
据介绍,为全力支持春耕备耕,该行还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班子领导成员挂钩联系制度,下沉一线推进相关工作,组织各支行主动走访种植养殖户、农机农具、籽种、化肥、农药销售等经营业态,针对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不同主体分别进行调查,第一时间掌握春耕春管资金需求,确保信贷资金向涉农产业倾斜,进一步为巍山县粮食和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注入金融动能。
今年一季度,巍山农商银行新增发放支持春耕备耕贷款2553笔,金额1.06亿元;发放涉农贷款25945笔,金额13.81亿元。截至3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43.45亿元,占比80.76%,有力支持了“三农”发展。
春天播下的是种子,更是希望。放眼生机勃勃的红河源头巍山坝子,农民们在田间抢抓农时,辛勤劳作,农民增收信心满、干劲足。巍山农商银行将坚持不懈抓实“三农”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通讯员杨锡娟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①巍山农商银行庙街支行客户经理在陈德厂村蔬菜种植基地开展贷款调查
图②巍山农商银行庙街支行客户经理与种植户熊红亮一同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杨锡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