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江苏省联社”)瞄准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对全省农商银行的政策指导,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普惠金融主力军、农村金融排头兵的作用,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农”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信贷投放实现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用占全省1/8的贷款份额,发放了占全省1/5的涉农贷款、2/5的农户贷款、1/4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5的制造业贷款。
截至一季度末,江苏省农商银行系统各项贷款余额近3.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44.52亿元,成为江苏首家各项贷款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聚焦苏韵乡情
支持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增收、助力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载体。当前,无论是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还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都需要长期持续且稳定的投入。仅靠乡村旅游项目运营主体以及村镇的投入远远不够,还需要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才能建成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并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农商银行可从以下几方面深耕乡村旅游领域:一是深入了解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同时与乡村旅游相关企业、社区和政府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二是结合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乡村旅游企业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三是通过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处置等手段,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2021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江苏省联社在南京签署《共促乡村文旅发展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提供方向性指导和帮助,向江苏省联社及辖内农商银行推荐需要扶持培育的乡村旅游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名单。
为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江苏省联社组织全省农商银行专列信贷计划,丰富申贷渠道,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支行、“乡旅金融驿站”,在便民服务点设立申贷专柜;创新信贷产品,围绕苏韵乡情新产业新业态,引导农民就近就业和发展产业;优化服务模式,通过强化“白名单”客户主动授信、有效做好减费让利、合理延长授信和用信期限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乡旅E贷”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力支持客户在提振消费、农旅、美丽乡村和休闲旅游的资金需求。
在江苏省农商银行系统的大力支持下,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新图景,正在江苏大地徐徐展开。
眼下的兴化市正诗意涌动,走进千垛景区,扑面而来的是油菜花海里的“金色浪漫”。兴化农商银行不断加大乡村休闲旅游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力争把乡村旅游这条“金扁担”挑得稳、走得好。该行在千垛镇东罗村建立“乡旅金融驿站”,通过“乡旅E贷”专项信贷产品,支持相关文旅活动提档升级。同时,该行还推出“兴村易贷”“先锋e贷”信贷产品,支持村集体经济、民宿等产业健康发展。
泗阳农商银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办行作用,积极与泗阳县相关部门对接,深化战略合作,创新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文旅产业。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向农家乐、美丽田园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文旅产业投放信贷资金3463万元,发放“乡旅E贷”1829万元。
延伸服务触角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除了全力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外,江苏省农商银行系统还全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环保企业等,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林先平认为,针对科创类、环保类等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农信机构可以根据各类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比如融资担保、投资咨询、风险管理等,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资金和风险;同时,与政府部门、担保公司、创投机构等合作,共同为相关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不仅有温度,而且还有速度,服务上门,手续简便。”苏州中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新能源技术研发的科技领军人才企业,每年在研发电解制氢设备上投入较大,随着技术成熟,订单增多,企业出现了资金周转压力。
张家港农商银行在评估企业的成长周期、技术含量和研发投入后,根据科技领军人才资质,向企业提供“招才通”专项产品,及时发放了200万元信用贷款,通过免抵押、低利率的方式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
近年来,张家港农商银行持续在主动上门问需解难、打造专属信贷产品、畅通绿色审批通道等方面发力,向广大科技型企业输送更多金融活水。
为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可得性,江苏省联社与13个设区的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与20多家省级机关、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构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生态圈;通过对接征信服务融资平台,依托大数据管理支撑,创新推出特色信贷产品,助力农商银行在专精特新、外贸行业、科技型等专业领域精准挖掘信贷需求,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
截至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247亿元,其中,“微企易贷”1.45万户、158亿元,“小微贷”“苏科贷”“环保贷”等信贷产品1.33万户、365.6亿元。
(通讯员单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