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江西省分行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金融要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适应当下正在进行的数字化变革。”近日,农行江西省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该分行积极围绕做优数字金融大文章,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做活线上应用、做大线上流量、做强高频场景,进一步为经营赋能、为客户增值。
构建“e推客”场景
服务乡村数字经济
“想不到现在贷款这么方便,足不出户就可申请。”江西省铜鼓县永宁镇西湖村花卉苗木种植户童军对记者表示,最近为扩大苗木种植规模所需的资金发愁,巧遇当地农业银行进村推广“e推客”业务,他通过村两委推荐顺利获得20万元贷款。
据悉,“e推客”场景由农行提供给各村两委使用,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只要用手机扫一扫,输入相关信息就可在线上申请贷款,简化了办贷手续,提升了办贷效率。
为加快“e推客”场景推广,农行江西省分行采取多项措施,在全省全面推进场景建设,以多种方式进行“e推客”场景培训。该分行还开展“e推客”金融助残活动,与江西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通知,利用农行“e推客”系统推荐功能,采用“残联推荐,农行办贷,残疾人受益”的服务方式,加大对相关人士的信贷支持。2023年,该分行实现91家县区级残联、3101家村两委使用“e推客”场景,授信9.61亿元。
同时,农行江西省分行推动打造“党建+金融+科技”服务模式,做好信用村和“e推客”场景同步服务,组织宣讲活动,提升村民金融意识。截至去年年末,该分行已开展1404次金融讲堂。
此外,该分行加快对信用村内农户开展信息建档,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优先调查、统一授信,做到能授尽授,实现信用覆盖最大化。截至去年年末,该分行评定信用村546个,上线信用村场景417个。
搭建“智县”平台
赋能政务数字化转型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决策部署,农行江西省分行在吉安试点开启“智县”平台推广合作新模式,目前已在吉安辖内13个县域实现全覆盖,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据了解,“智县”平台是农行自主研发,服务县域数字政府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智慧政务平台,通过善治、兴农、安居、乐业、党建等模块,赋能政务数字化转型及政府履职效能提升。
该平台为“工业、农业、文旅、商贸”四类县适配相应功能,为县域政府各委办局提供基层治理、行政执法、履职管理、政务办公等服务,为小商品市场、企业园区、县域龙头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政策“精准送”、企业奖补资金申领和普惠金融服务,为县域居民提供社保、教育、医疗、金融等便捷化公共服务。
此外,通过农行“智县”小程序可以申请贷款贴息,在“政府贴息”模块点击进入“申请贴息”页面,填写贷款信息,上传相关证件、资料影像,点击确认申请后,就可实时查看办理进度,手续简便又快捷。
“‘智县’平台上线后,政务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县域居民办事门槛进一步降低,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金融服务’落实到县域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农行江西省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分行还在平台分享本地好物,惠农惠企惠民政策等相关内容;同时在平台及对应渠道端上,拓展大数据共享与应用,提供优政、便民、利企、惠农的政务服务与金融产品。
推进涉农场景建设
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农行江西省分行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在优化厅堂服务方面,该分行加快网点智能化、“一体化”转型,持续打造布局科学、高效智能、服务周到、温馨舒适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简化办贷流程,大力推广普惠“科技e贷”“账户e贷”“流水e贷”“接力e贷”“政担e贷”等线上产品;在服务民生消费方面,该分行聚焦线上场景生态打造,加强与衣、食、住、行、娱等生活场景融合。
为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户享受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农行江西省分行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优势,持续深耕智慧乡村,以服务农业全产业链、全场景为主线,精心搭建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数字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该分行按照总行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围绕涉农场景推广开展一系列工作。该分行坚持将“三资”平台(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平台)推广和开立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作为推进县域数字化转型和拓展乡村市场的重点工作,加强与各地农业农村局合作,签订“三资”管理平台合作协议;积极了解全省畜牧养殖情况,通过梳理各地畜牧业相关经营主体经营情况、资信状况、融资需求以及授用信情况等信息,做好主动服务对接,推动智慧畜牧贷落地。
据介绍,为积极推进区域特色场景建设,农行江西省分行与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公司结算涉农场景,有效解决公司在便捷结算、数据流量统计等方面的智慧化建设需求。为更好服务粮食企业,保障粮食安全,该分行还积极做好江西省粮油集团的“智慧粮仓”场景项目建设,通过粮库实地现场查看等方式,设计覆盖粮食“购、销、存”全流程线上化智慧粮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