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08日 > 总第628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达州市分行 好“雨”知时节 朝夕不负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金融时报】

人勤春早岁平安,忙趁时光好种田。眼下,各地抢抓农时,积极春耕备耕,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农忙盛景在四川达州大地徐徐铺展。达州市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蝉联全省首位,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银行,农发行达州市分行将保障春耕备耕作为支农履职重点任务,今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超7亿元,为春耕备耕播撒“及时雨”,全力保障农业生产。

保供稳市 播撒春耕“及时雨”

“我正发愁买化肥的钱没着落,农发行的客户经理就主动联系到我,很快就办下了贷款手续,还提供优惠利率,真是雪中送炭!”近日,渠县邦茂汇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收到农发行达州市分行1000万元贷款资金后开心地说。

为了准确把握备春耕各项金融需求,该分行客户经理们组成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小分队,穿行于田间地头,认真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计划、资金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推荐合适的信贷产品,竭力减费让利。

“在你们农发行办理贷款越来越方便,不仅手续简化了,支付也很快,网银全天候开放,基本上是‘粮出手、钱到手’!”宣汉县桂花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

今年以来,在上下级行联动、前后台协同办贷机制下,该分行实现了春耕贷款的高效审批、快速投放,7000余万元粮油类贷款资金如“及时雨”顺利流入备耕企业。

藏粮于地 守牢粮食生产“耕”基

在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数台挖掘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分组作业,机器的轰鸣声在广袤田畴此起彼伏。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零散田”改造成现代高效农田,使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粮食产量亩均可提高10%左右。

据万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高标准农田实施后,土地蓄水面积达45%左右,今年大春生产准备种植水稻、玉米、大豆超5万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则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2023年,达州市新建高标准农田50.3万亩、累计建成478万亩,居全省第二,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发行的倾力支持。

今年以来,农发行达州市分行累计发放农地类贷款8.81亿元,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超58万亩,不断提升耕地面积和耕地地力,为粮食稳产增产筑牢“根”基。

产业带动 扩大春耕“辐射”效应

“今年来,我们围绕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农产品流通加工、多元化食物供给等重点领域,支持建设高山酵素稻、蓝莓、青脆李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以及‘水稻+’农业种植园近6万亩,这就迈好了春耕的关键一步。”据农发行达州市分行负责通川区项目的有关负责人介绍。

产业强,粮草安。助力建设科技、绿色、精细化管理的现代高效农业区,一方面能推动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作物产量及质量,提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该类项目同时支持农厕改建、污水收集处理管网铺设、农村垃圾收集点修建,可有效改变垃圾堆放随意、污水乱排等问题。

截至3月末,该分行累计发放园区类贷款7000余万元,支持了宣汉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渠县黄花产业示范基地等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在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同时,又辐射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不负春光好,助农正当时。农发行达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盯春耕备耕工作形势,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将更多金融春雨注入广阔田野,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李建平 张利华)

宣汉县桂花米业有限公司稻谷春耕场景 农发行达州市分行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