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01日 > 总第627期 > A1 > 新闻内容
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3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举措。会议指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意义重大。要立足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定位,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统一规划、优化整合和信息共享,并与现有征信体系等做好衔接。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有助于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提升投融资双方对接效率,简化金融机构业务审批办理流程等。同时,也有助于国内加快建立科创、绿色等重点新兴领域、普惠金融高质量服务体系。

破解中小微企业“三缺”难题

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成为其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重要因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研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举措。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建设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小微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免费提供给金融机构使用,一方面,弥补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降低中小微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另一方面,提升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能力,进而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认为,建设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征信体系中部分企业融资时存在的“征信白户”问题,帮助个体分散、信用等级难识别的广大中小微企业逐步健全信用信息,降低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融资的效率和便利水平,增强企业的融资可得性。

“对于促进金融机构供给与中小微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以及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李一帆表示。

事实上,我国已经开始着手搭建相关融资平台。今年1月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平台可实现融资需求对接,智能匹配经营主体需求和银行机构融资产品,实现银企快速有效对接,经营主体增信授信全流程“一站办”等功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消息称,将完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持续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广度和应用深度,深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务实合作,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民营企业水平。

继续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谈及下阶段如何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董希淼表示,还应优化融资增信体系,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这将提高中小微企业承接金融服务的能力,也将增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比如,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与此同时,推动担保费率逐步降低。此外,应构建和完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基础水平,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信用环境。”董希淼说。

李一帆则认为,一方面,应依托数字化转型趋势,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推进数字化转型,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运用,及时丰富和补充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信息、非信贷信用信息以及证券类融资信息等各类有效信息,加大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力度。另一方面,应借助科技创新赋能风控管理,健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方法,推动风控体系从传统模式向更加适应中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的模式转变,实现数字化拓客、获客,扩大金融产品与服务的覆盖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