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河北热河农商银行 推动电子银行提前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 记者李美丽 通讯员王博报道 2024年“开门红”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热河农商银行早调研、早部署、早落实,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电子银行提前完成“开门红”考核任务。截至2月末,该行实现新型收单活跃商户8804户,优质商户5121户,手机银行活跃用户1.91万户。
提早谋划,压实责任。该行电子银行业务分管领导提前走访各基层支行,与支行员工共同深入“一线”营销电子银行产品,了解群众需求,掌握各基层支行的实际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制定电子银行“开门红”营销活动方案,组织召开电子银行业务工作会议,明确各支行电子银行年度推广任务,督导各支行将任务指标细化分解,逐级压实到人,责任到岗。
创优举措,加大宣传。该行一是加强金融科技拓展大队建设力度,完善考核激励举措,在人员配备、设备配置、费用使用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协助各支行开展营销推广工作,为基层支行传授先进的营销推广策略。二是加大线下推广力度,统筹运用LED屏等循环播放电子银行产品的高效便捷性,积极向客户推荐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业务,利用金融知识普及、下乡入户的契机,大力营销新型收单业务,加大优质商户后续跟进力度。三是加大线上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录制并发布电子银行业务宣传视频,大幅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强化考核,完善激励。该行明确奖惩措施,实施全员综合营销战略,每日在工作群通报各部门实时推进情况,并适时修订电子银行业务奖励标准,强化目标导向,推动电子银行指标全面优化提升。
浙江磐安农商银行 做强一片“叶” 撑起一行业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厉洪报道 茶产业是浙江省磐安县传统农业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磐安农商银行积极支持县域茶产业发展,围绕种茶、制茶、售茶等环节,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茶企、浸润茶园,助力茶产业茁壮成长。
“玉山镇的茶产业发展离不开农商银行的支持。”磐安玉峰茶厂总经理孔泽涛感叹道。在磐安农商银行助力下,玉峰茶厂现有高山有机茶基地1000多亩,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基地1500亩,无公害茶叶基地6000亩,年生产加工茶叶1300多吨,年销售额从原来的几十万元达到了现在的3000多万元。
围绕做强一片“叶”,该行紧密对接磐安茶全产业链,采用“一产业一方案”模式,从目标客户、准入条件、融资额度、担保方案、贷款定价、业务流程等多维度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专属贷款,破解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难贷款等问题,进一步支持茶企发展种茶、收茶、加工、销售以及茶旅文化等全产业链业务。
截至2月底,该行已发放茶叶贷款659户,贷款余额20808万元。用金融力量为地方特色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磐安百姓种出新时代的“致富茶”。
湖北黄冈农商银行陈策楼支行 成功发放全市首笔“惠商贷”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吴鑫鹏报道 日前,湖北黄冈农商银行陈策楼支行为辖内一家经营天然气贸易生意的商户成功发放全市首笔“惠商贷”,金额200万元。“惠商贷”是湖北省联社面向服务辖区内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稳定现金流,依法从事商贸流通、生产制造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放的无抵押经营性贷款,其“额度高、放款快”的特点高度契合贸易和制造行业商户的资金需求。
湖北黄冈农商银行陈策楼支行客户经理积极对接,仅用两天时间就将200万元贷款资金落地,解了客户燃眉之急。据悉,该行陈策楼支行积极指导符合条件的客户申请新推出的“惠商贷”信贷产品,争取上级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第一时间将尽职调查资料和授信依据整理发送,并按要求对贷款申请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合理调整授信额度,把控业务风险。
吉林珲春农商银行 大力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田耿文 通讯员田礼富报道 作为边城的吉林珲春以其独特的区域环境和文旅项目,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有效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吉林珲春农商银行紧抓有利时机,主动服务文旅产业及其上下游,助力旅游业发展壮大。截至2月末,该行文旅产业贷款余额33.7亿元,同比增加2.3亿元。为提高境内外游客接待能力,市内很多酒店正着手进行室内装修升级,该行主动上门对接,通过现场调查评估,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为酒店发放贷款。针对有融资需求的文旅行业贷款,该行积极做好银企对接,加快审批效率,并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执行减费让利政策,减免相关费用,降低贷款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得到客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