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3月25日 > 总第626期 > B1 > 新闻内容
云南大理市农商银行 开创农业发展“好钱景”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余连斌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云南大理市农商银行聚焦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通过“一村一策”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中,创新推出乡村振兴“惠旅贷”“惠企贷”“惠民贷”等25款涉农信贷拳头产品,联农带农开创农业发展“好钱景”。

小小沃柑树结出“致富果”

走进大理市双廊镇石块村,沃柑圆润饱满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在农商银行大力支持下,今年又是丰收年,‘钱’程似锦啊。”正在果园劳作的种植户杨运龙欣喜地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石块村曾是大理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由于四面环山,交通闭塞,村民们靠种植玉米、蚕豆为生。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战略实施下,石块村结合平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年积温高,具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殊的立体气候,大力发展沃柑产业,闯出了一条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新路子。

杨运龙是村里有名的种植能手。但创业之初,由于资金难题他一度碰壁。大理市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50万元贷款,解了他的资金难题。如今,杨运龙扩大了种植规模,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开通直播带货渠道,沃柑年销售收入达4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20人就业。

据了解,截至2月末,大理市农商银行为石块村发放涉农贷款47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其中,发放涉及沃柑种植产业贷款364户、金额6530万元,沃柑种植面积达5400亩,亩产值在2万元左右。

小小沃柑树结出的不仅仅是丰收的“甜蜜果”,更是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果”。

助力小贡菜做成大产业

产业发展一头连着乡村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在石块村,除了漫山遍野的沃柑成熟,贡菜也迎来了丰收季。

走进村民家中,只见大家正忙着加工贡菜,通过削皮、划条、晾晒3道工序,贡菜变成细细的长条,等待售卖。贡菜色泽鲜绿、质地爽口、营养丰富,不仅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且食用价值极高,是餐桌上优质的美味食材。

据了解,自贡菜在石块村落户以来,已发展起一条集“产、加、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

“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我在上关镇承包了60亩土地种植贡菜,按照每亩收益1.5万元估算,今年又有个好收成。”石块村贡菜种植户李荣彬对记者说,贡菜的苔干可以卖,削下来的皮晒干后可作为猪、牛等牲畜的饲料,还可以产生新的经济价值。

截至2月末,大理市农商银行为石块村发放涉及贡菜产业贷款88户、金额1815万元,助力小贡菜做成大产业,“贷”领农民走上“致富路”。

大理市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搭建特色农业产业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发力点,我行通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摸清‘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底数,建立‘产业带头人名录库’,加强农业产业链融资业务,联农带农逐渐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扎实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

(通讯员胡曙利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