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段涵菲
【农村金融时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河南漯河市农信社抢抓农时,早部署、早行动,用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润泽田间地头,为春耕备耕施足“金融底肥”。
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全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4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9亿元,有力支持春耕备耕资金需求。
下好“先手棋”。为支持春耕备播工作有序开展,漯河市农信社将支持春耕备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业务工作来抓,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明确专职部门负责支持春耕备耕工作,紧盯农户、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生产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领域贷款需求,对农业产业化资金优先发放,确保春耕生产各环节衔接顺利。同时漯河市农信社还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各类资金回笼有利时机,大力组织存款,壮大资金实力,为服务春耕创造条件。
打好“主动仗”。漯河市农信社以市区网点网格化营销、乡镇网点整村授信两手抓方式,集中走访客户进行调查,摸清辖内春耕备耕信贷需求、农户贷款用途、农业致富项目进展等情况,以倾斜投入、差异政策、减费让利等方式,形成分阶段、分层次、立体式金融服务体系,抓住春耕备耕的窗口期,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对有价值的客户信息跟踪营销,切实掌握农户的信用状况、经济状况、资金需求状况等,做深、做细、做实普惠金融,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将金融服务送到村民手中。目前,通过开展整村授信行动,已对全市1131个行政村开展信息采集,评级授信覆盖率100%,授信金额65.91亿元,用信金额51.96亿元,全市农信社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净增额的80%。
出好“组合拳”。漯河市农信社充分运用金燕E贷、网贷等信贷产品,确保又快又好满足群众春耕备耕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开辟“春耕备耕农贷绿色审批通道”,做到春耕备耕贷款随到随办、快审快放,确保不误农时。以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主动与村委会、村小组对接,全面了解农户春耕春管资金需求情况,重点关注粮食生产、养殖等方面。建立领导班子基层联系制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各行社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下沉一线推进工作,组织网点主动走访种植养殖户、农机农具、化肥、农药销售等经营户,针对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不同主体分别进行调查,第一时间掌握春耕资金需求。
下一步,漯河市农信社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坚持对涉农市场主体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扶持力度,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