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平定县位于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处,是山西省的东大门,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
作为平定县“乡村振兴主办银行”,近年来,平定农商银行紧跟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立足“乡村文旅”做文章,通过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把旅游点连成了线、扩成了面,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走出了一条金融赋能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红岩岭上四十里,处处都是好风光”。地处平定县岔口乡主铺掌村的红岩岭自然风景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春天花满山谷、夏日林海莽莽、秋时红叶满山、冬至素裹银装,让人流连忘返。
景区内全长288米的玻璃栈道依山而建,随山势蜿蜒,踏上玻璃栈道,脚下的青山翠谷历历在目,仿佛凌空漫步。同时,这里还有被誉为“太行第一溶洞”美称的玉皇洞,洞内钟乳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华北地区都是罕见的,洞体结构“峡、宫、殿、庭、堂”等俱全,是溶洞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景区负责人杜双贵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景区现在知名度越来越高,经营规模也在逐年扩大,这与平定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该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在得知景区发展有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调研审批,为景区发放了300万元信贷资金,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同样得益于平定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还有娘子关景区。
坐落在平定县内的娘子关有着“天下第九关 北国小江南”之称。作为当地文旅产业的“名片”,娘子关景区的发展一直都是当地县委县政府支持的重点。
该行紧抓契机,由主要领导牵头对接,专营队伍持续跟进,做实“首贷”金融服务,与负责景区运营的企业共同探讨“银旅合作”模式。积极制定对接计划,形成“伙伴银行”合作方案,积极推动落实一揽子政策措施、信贷产品和科技支持,与该企业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建的发展机制,着力解决该企业不同运营阶段的融资问题。
例如:为支持该景区发展,给游客带去更便捷的游玩体验,由该行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其上线了一套一体化票务系统,系统内聚合了支付系统、售票电脑、打印机、服务器、进出口闸机等相关设备。该系统的成功上线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服务效率。
娘子关景区的爆火,吸引了大量当地村民及外来投资者来此开办农家乐、民宿等。该行发挥地缘、人缘、亲缘优势,结合各商户、农户实际推出方案、产品、结算、顾问等“一揽子”营销服务套餐。“红马甲”专营队伍与“村金融助理”挨户上门,对景区内的餐饮、酒店、摊贩等商户逐一摸排,掌握客户基础信息,推介适宜产品,实现精准营销。为方便景区内商户、民宿、小摊贩等支付结算,还为其布放了“晋享E付”收款码,200余个收款码基本覆盖了景区内各个农家乐、餐厅、摊贩,游客支付更加便捷,体验更加完美。
平定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该行聚焦打好“资源、产业、生态”一盘棋,将“银行+文旅”的服务模式衍生到县域各个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中去,建立各类特色中小微企业金融财富顾问,因地制宜扩大文旅版图,以乡村旅游为基点构建“一村一品”,聚焦特色产业发展,以当地县委县政府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为品牌,打造“一揽子”营销服务矩阵,主动上门紧密对接、走访,持续优化信贷方案及服务流程。
与此同时,该行积极打造政银兴农、金融惠农、直播助农模式。为景区内商户开展电子渠道的支持工作,建议并帮助商户寻求电商、网商平台渠道,协助景区开展文旅直播、线上店铺等。工作人员化身主播,帮助商户、农户销售各类农产品、介绍旅游攻略等。
现在,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这里可以吃到娘子关的“全鱼宴”、压饼、农家乐等当地特色美食,也可以买到独特的手工艺品、砂锅、瓷器、紫砂等。出行有景区、住宿有民宿。
在该行的不断支持下,当地文旅产业和上下游配套产业不断发展,一批批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许多带着“阳泉味道”“平定印象”的精细化、高端化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农民就了业、增了收,旅游资源正一步步变现,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