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陈续元
【农村金融时报】
当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农行内蒙古乌兰察布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把服务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扩大信贷资源投入,创新服务举措,以金融力量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金融需求。
截至2024年2月末,该分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5.7亿元,余额较年初增加5.77亿元,服务农户2.45万户,覆盖全市91个乡镇和1269个行政村,乡镇和行政村涉农贷款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8%;累计支持春耕备耕农户3600余户,投放贷款8.07亿元。
下好春耕服务“先手棋”
年初以来,该分行先后组织召开全市农行金融服务“三农”工作会议、金融助力春耕备耕推进会议,全面部署春耕备耕信贷投放工作,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突出做好春耕备耕领域中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小企业、脱贫人口等涉农普惠领域的金融服务。
截至2月末,该分行共支持春耕涉农企业7户、投放贷款0.12亿元;支持种植养殖大户1674户、投放贷款3.47亿元;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64户、投放贷款0.16亿元;支持普通种植户2447户、投放贷款4.6亿元;支持农资销售企业115户、投放贷款0.28亿元。
开通春耕服务“直通车”
立足乌兰察布市农业生产特点,该分行紧紧围绕“麦菜薯、牛羊乳”六大优势产业的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完善金融配套政策和特色产业集群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持续加大金融服务供给,推动种养结构优化、经营规模扩张、加工能力提升、产业链条延长。
该分行聚焦“粮食生产、种业振兴、农田水利、农资生产流通”等四大领域,优先保障春耕备耕资金规模,主动送“贷”上门,播撒春耕备耕“及时雨”,大力支持粮食种植、种子、化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截至2月末,该分行投向谷物产业(玉米、小麦等)贷款金额2.21亿元;投向马铃薯产业贷款金额1.88亿元;投向蔬菜种植产业贷款金额0.64亿元;投向糖类作物(甜菜)产业贷款金额1.58亿元;投向油料作物(葵花、胡麻)产业贷款金额0.49亿元。
跑出春耕服务“加速度”
数据多跑腿、农民少跑路,不用一堆纸质材料就能快速放款。该分行通过收集农户基本情况、经营品种、种植面积、年限、收入、负债等信息,实现农户信用“精准画像”。目前,该分行农户信用贷款占全量农户贷款比例高达92.56%。
自2021年以来,该分行全面推广“惠农e贷”移动作业,实现授信额度测算、审查审批等全信贷流程线上化。客户经理完成上门调查后,农户只要到网点签约一次,就可以通过柜面或手机银行放款或续贷,大大节约办贷成本和时间,让广大农牧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全天候金融服务。截至2月末,该分行已完成3.38万户农户信息档案采集工作,惠农e贷余额达到30.25亿元,较年初增加3.39亿元。
增强春耕服务“含金量”
近年来,该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以最优惠的利率为农牧民提供融资服务。该分行对脱贫人口贷款一律执行LPR基础利率,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农牧业个体工商户贷款主动执行优惠利率不超过4.3%,其他服务群体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5%以内,进一步减轻农牧民利息负担。今年新发放的春耕备耕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4%,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累计让利20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降低春耕成本,惠利于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