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持续发力,跟进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领域,加大农业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力度,主动融入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领域,主动对接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有力推动地方乡村振兴。
近日,该分行成功审批全省系统首笔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建设贷款2.18亿元,并实现首笔投放3400万元,助力大同市平城区小石子村“农林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域建设综合提升项目建设。
农发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笔贷款的成功审批投放,填补了全省系统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建设贷款的空白,标志着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在探索金融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及综合提升方面又取得了新突破。项目的成功落地彰显了政策性银行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
小石子村是大同市平城区马军营街道雷公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强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打造了小石子村“农林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域建设综合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2.73亿元。
在获悉项目规划后,农发行大同分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深入企业沟通对接,量身定制政策性金融服务方案,通过贴身服务、上下联动,最终获批贷款2.18亿元支持该项目。
小石子村党支部书记孙祥国向记者介绍,该项目共建设20项工程,打造18个景点,目前已建成游客接待中心、南街商业走廊、十字街楼、精品民宿、滨水餐厅、农耕园和滑雪场,已带动村民80余人就近务工。在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下,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建成后可吸纳小石子村及周边村民就业约500人,预计年接待旅客60万人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元。同时,将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入驻园区,带动上中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企业集聚、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从加强政策指导、破解项目难题、突出支农成效等多方面着手,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引领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该分行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切实加大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力度,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举行高层会谈,围绕“千万工程”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深入对接,拓宽业务发展源头;聚焦“千万工程”、古村落保护等领域开展政策宣讲,指导基层行加强项目营销对接,行领导多次赴项目现场开展调研,加快项目落地。
针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公益属性强、建设内容散的特点,该分行省、市、县三级行联动,与地方政府搭建多层级、常态化、高效率沟通机制,共同探索村落保护和开发模式,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村民权益、旅游开发、生态效应、经济效益相统一,依托当地的自然、地理、生态、文化等方面资源优势,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通过“打捆打包”“整村推进”的方式,实现项目收益自平衡,趟出金融支持传统村落“农林文旅康养”的新路子。
与此同时,该分行主动聚焦农业农村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综合运用信贷产品“组合拳”,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贷款期限长、办贷效率高、资金成本低等优势,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及时把政策性金融活水引入农业农村建设最前沿。该分行聚焦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脱贫乡村特色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城乡融合,支持一大批水电气热管网改造、垃圾处置设施、安置房及配套设施以及道路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推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构筑农村路网,积极支持战略骨干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支持“四好农村路”“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108、339、241等国省道改扩建,助力补齐县域交通短板;全力支持人居环境改善,大力支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供水供热供气设施建设、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改善村容村貌等,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农发行山西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农发行山西省分行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国家粮食安全、绿色转型发展、水利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现代化、区域重点发展战略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苏杰、熊伟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