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2月26日 > 总第622期 > A8 > 新闻内容
农行山西临汾分行 走出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行山西临汾分行深入践行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围绕特色种养业、银政银保合作、农村产权改革等领域,积极创新特色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按照“党建牵线、农行搭台、信用开路、金融惠农”的思路,走出了一条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村主要产业是中药材、苹果、小麦和玉米,没有资金是制约发展最大的问题。自从与农行合作,我们先后为村民争取到惠农贷款400余万元,50多户村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人均年收入增加3500元,特色产业也都有了起色。”临汾市襄汾县南贾镇东张村村支部书记郭兆忠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起近年来村子里的变化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提起农行临汾分行的金融服务,临汾市尧都区王雅村兴雅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红雷也是连连称赞。卢红雷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主要以养殖销售家畜为主。去年上半年,合作社一度资金周转紧张,农行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上门调研,很快就发放了150万元智慧畜牧贷,解决了合作社生产经营难题。

“我们为资金发愁,又苦于抵押难担保难,没想到活牛也能用来抵押贷款。农行这笔贷款真是我们这些养殖户的金融‘及时雨’。”卢红雷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卢红雷所说的“智慧畜牧贷”产品,是中国农业银行2023年在同业中率先推出的专项信贷产品。该产品具有适用范围广、科技含量高、贷款额度大等特点,利用活体抵押方式办理,家庭农场、农户等个人单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小微型企业单户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00万元,畜牧业行业重点客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优势客户不设额度限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各类畜牧养殖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理资金需求。

农行临汾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为了助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该分行主动对接当地农业部门,紧抓上级行“下沉贷款审批权限、提高贷款授信额度”的机遇,根据辖内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推出“惠农e贷”系列产品,诸如吉县的“苹果e贷”、隰县的“酥梨e贷”、永和的“红枣e贷”、襄汾的“药材e贷”、曲沃的“蔬菜e贷”等一系列特色产品,进一步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需求。

该分行坚持首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最好的乡、村和户的思路,推进“大户小户一起做”,合理增加规模大、效益好、信用高的存量“惠农e贷”客户授信,提高单位客户价值。推进“城市县域同步做”,挖掘城郊农业、设施农业信贷潜力。推进“一二三产全面做”,将“惠农e贷”服务环节从生产向加工、流通领域延伸,扩大业务覆盖面。同时,按照“围绕特色村、面上全覆盖、点上重点推”思路,全面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工作,建立自主强大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牢牢抓住“三农”数据战略资源,扩大贷款发放渠道。

在贷款申请环节上,该分行借助“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申请、后台受理”的方式,可直接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服务主体进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贷款申请,满足政府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托管组织贷款资金使用的监管需求。在后台受理环节上,依托农户信息建档(FAS系统)平台,让农户足不出户享受到24小时在线信贷金融服务,解决了传统融资方式材料多、时效低的问题。在利率优惠上,秉持“减费降息让利于农”的原则,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将农户贷款的年化利率保持在同业最低水平。

为构建农户“想贷”与银行“敢贷”的良好格局,该分行牢牢把住三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就是村干部、村能人及村民致富带头人,由村委向农行推荐守信用、有头脑、干劲足的农户。第二个关键点,即客户经理同村干部一起逐村挨户走访采集信息,开展二次实地调查,密切了政银关系,也保证了惠农贷款发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把住第三个关键点,即给发放出去的贷款再加一道保险锁,由村委会作为贷款的第一考察人,把村委会及相关推荐人纳入贷款体系,发现贷款有一户出现不良贷款预警,整村贷款拉响预警,直至整改解除。用这种政企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既解了农户生产生活的资金之“渴”,又为贷款的发放和贷后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该分行采取“农行+农业担保公司”新型贷款模式,与农担公司密切配合,通过深入调研论证,不断优化合作范围、流程、风险分担方式、互通机制、合作条件和合作产品,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在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又提高了客户的授信额度,降低了融资成本,真正实现了农行和农户共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