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李梅媛 蒋凌燕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运营模式,成功审批6.8亿元贷款用于支持红河州河口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并于近日完成首笔投放2亿元。
据悉,该项目是《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首个通过云南省林草局专家论证的项目,实现了农发行云南省分行2024年度首笔国储林贷款投放。
聚焦系统施策,统筹谋划推项目。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系统性谋划,持续加大与云南省林草局沟通对接力度,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多次开展政策宣导,积极推送省市县三级行办贷联系方式,实时跟进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专家论证进展,高效实现资源共享。
该分行统筹布局,坚持目标导向,靠前发力,精准锁定省林草局专家论证项目,第一时间赴项目所在地州开展营销对接,做到政策宣讲在一线,任务部署在一线,力量布局在一线,不断强化合作信心。同时,该分行全方位营销,全力对接央企成员单位和省内外优质企业,“一企一策”制定营销服务方案,力促国储林业务快速落地生根。在优化服务上做文章,该分行积极落实差异化信贷支持措施,精准掌握政策、开辟绿色通道、优化贷款条件、延伸服务链条,促进降本增效。
聚焦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发展。建设国家储备林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大举措。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坚持用“绿色引擎”擦亮“绿色银行”品牌,认真落实《“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方案》,立足河口县西南边境口岸的地理位置和林木资源丰富的区域禀赋,密切跟进地方党政关于维护木材安全、推动林草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用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浇灌“绿水青山”,开启了2024年信贷支持国储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进一步支持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聚焦发展规划,融资融智出实招。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在项目营销调查中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紧扣红河州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河口县木材储备基地建设要求,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加大与地方政府、林草行业主管部门的营销对接力度,推动构建“融资+融智”紧密合作机制。该分行在承贷主体搭建、项目现金流设计、担保措施完善等方面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有效解决国储林项目存在现金流不稳定、不均衡等问题,有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上量提效,为林业项目链条上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意向合作企业树立了信心,为后期国储林建设项目信贷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目前云南省内已通过专家论证的10余个国储林项目均有农发行机构积极参与。
聚焦模式创新,多方联动见实效。银政企三方同向发力,省州县三级行同频共振,聚焦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理顺产品政策,明确支持重点,在建设方案报审、林地林权流转、还款来源盘点等方面协同联动,探索推进以木材储备为主、经济林种植为辅的“国家储备林+特色经济林”建设模式。
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8.02万亩林木储备和2万亩经济林果产出,增加木材年蓄积量27456立方米,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绿色转型,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筑牢根基。
下一步,该分行将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大绿色金融创新探索力度,着力推动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生态发展底色,共绘绿水青山画卷,持续擦亮“绿色银行”品牌。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信贷支持的国储林建设项目 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