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右玉农商银行以“引深推进高质量信贷转型”为发展宗旨,立足县域特色产业,聚焦实体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全方位、全覆盖、多维度精准走访,进一步拓宽惠民服务广度,全面打通金融服务通道,有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隆冬时节,走进右玉县邓家村桃花源火龙果种植大棚,映入眼帘的是满树火红的果实。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在果园里有说有笑地采摘火龙果。
“最近在抖音刷到这里可以采摘新鲜火龙果,体验乡村旅游乐趣。”在果园采摘购买火龙果的游客王霞说。
果园的主人杨如是当地的火龙果种植大户,他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2013年初只种了几十棵果苗,到现在五亩半的种植规模和21000斤的年产量,十年来随着种植技术越发成熟,收益也越来越可观。2023年,他和妻子商量想再购进一批果苗,扩大种植规模,但种植业是需要高投入的行业,果苗、肥料、设施,哪样也离不开钱。右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惠民行”网格化营销中,了解到他的资金需求后上门调研,向他推荐特色信贷产品“简押贷”,现场进行贷前调查与系统评估后,便为他陆续发放贷款合计300万元投入火龙果种植中。贷款发放后,右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还不定期回访,密切关注棚室建设情况。现在,杨如和周边农户的火龙果非常畅销。杨如高兴地说:“多亏农商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不光扩大了经营规模,也扩宽了销售渠道,我的火龙果真‘火’起来了。”
右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该行把“立足城乡,服务百姓”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以县域特优产业等资源为依托,持续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1.84亿元。
为提升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该行逐步细化辖区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乡村振兴和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全员开展以“整村授信”为依托的普惠金融服务,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开展金融服务,利用好“晋享贷”融资平台,将授信、用信、放款等流程下沉到一线,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深度、广度和精度,切实解决广大客户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
为了让农户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该行深入开展营销拓展,持续加大涉农、普惠、小微信贷投放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向“三农”领域倾斜;围绕火龙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以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基础,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和需求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切实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该行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客户特征和需求变化,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深度挖掘金融需求和利润增长点,从客户需求角度设计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和风控措施,牢牢把握住风险管理实质和关键环节,完善综合信用评审体系,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根据客户生产经营周期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延伸服务触角,逐步向乡镇及以下地区延伸服务,针对农业生产资金需求“短、频、散、急”等特点,大力推广线上申贷产品“晋享贷”,减少客户等待时间,让农户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该行多措并举解决“三农”融资难的痛点,通过开展整村授信全员营销对接活动,加大农村金融资源供给,以“整村授信”为切入点,弘扬新时代农商银行“背包精神”,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外拓营销,走村入户做宣传,田间地头去授信,并建立客户信息台账,通过精确分析和整理客户信息,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对重点领域、特色产业信贷需求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审贷、优先投放,确保不误农时、不拖农需,确保每位客户的需求都能得到准确对接,为地方特色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