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张炎 杨舒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浙江新昌县积极推进县域内家庭农场规模化种植经营,加快培育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农人。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新昌农商银行积极行动,组建金融服务队,深入县内各家庭农场送金融、送服务,为客户解决资金需求,帮助家庭农场走上稳健共富路。
东乡家庭农场就是在新昌农商银行扶持下茁壮成长的典型代表。“以前没有条件,农作物秸秆只是做了简单处理,基本浪费。现在将收割回来的200多吨秸秆进行再生处理后,既避免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土壤肥力,关键是还让我省下5万多元的肥料开支。”东乡家庭农场主黄叶东说。
相对于有机肥成本的节省,黄叶东已经将农场发展成了水稻、高粱、花生等有品牌、有市场、有产业的专业化运作模式,更是在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等休闲旅游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在家庭农场的发展过程中,黄叶东也曾面临资金不足的处境。2019年,新昌农商银行为其发放了8万元惠农贷款,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农场增加设备、扩大产能,种植作物从2种增加到了4种,种植面积从80亩扩大到了150亩,营收达到了100万元。
2023年,黄叶东又从新昌农商银行贷了100万元,用于完善基地设施、丰富种植品种、增加种植面积,经济收益达到150多万元。
“有了农商银行大力支持,我有信心把农场做大做强。”黄叶东说。2023年11月,新昌农商银行依托政策性信贷产品——浙农担,解决了黄叶东购置生产器具资金不足的困难。
为提高普惠金融的深度和广度,该行加强信贷支持精准度,全面摸排县内家庭农场,对有发展潜力、信用良好、信贷需求强烈的家庭农场,快速预判风险,提供更便捷、高效、实惠的信贷服务,支持产业发展。
同时,该行丰富信贷产品,加大投放力度,简化办贷流程,提升办贷效率,采用灵活担保方式为家庭农场发展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切实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的问题,实现对家庭农场的“精准滴灌”。截至2023年末,新昌农商银行已为新昌县74个家庭农场提供了信贷资金近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