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22日 > 总第618期 > A7 > 新闻内容
农发行江西赣州市分行 积极支持“融湾”贷款 彰显政策性金融力量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江西赣州,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江西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近年来,农发行赣州市分行聚焦赣州打造革命老区与大湾区合作样板区、内陆与大湾区双向开放先行区、承接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区和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三区一园”定位,累计发放各类支持“融湾”贷款101亿元,为革命老区对接、融入、服务大湾区发展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产业共振出实招

家居之都增活力

南康是赣州市辖区之一,享有“中国甜柚之乡”“中国实木家居之都”美称。截至目前,南康家具品牌价值超700亿元,居全国家具产业首位,家具产业集群实现产值2500亿元,家具集体品牌价值达到100亿元,全区拥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

“为支持南康家具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家具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已直接投放家具产业贷款17.92亿元。”农发行赣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承接大湾区产业分工上,该分行分别投入17亿元、24.9亿元帮助南康区、经开区建成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参与大湾区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等“1+5+N”主导产业领域分工,构建形成与大湾区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农发行赣州市分行还积极参与赣州与深圳共建,投入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4.71亿元支持深赣港产城一体化合作区建设。记者在项目一期建设现场看到,工程车来往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作业,深赣两市为加强港口与产业合作打造的先行示范平台正逐渐由蓝图变为现实。

托稳大湾“菜篮子”

打通“融湾”快车道

2021年,赣深高铁建成通车,赣州至深圳由原来的7小时压缩至2小时左右,随着赣粤航班直飞、5条入粤高速公路陆续通车,赣州融入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赣南脐橙、新鲜瓜果等农特产品“上午还在赣州农户的果园,中午就到了大湾区市民餐桌”。

农发行赣州市分行紧跟时代步伐,依托地理优势和富硒土壤资源优势,瞄准大湾区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重视富硒品牌建设,近年来累计投放蔬菜产业贷款12.6亿元,支持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信丰县3.75万亩蔬菜大棚建设和1万亩高标准现代富硒农业产业园建设,吸引100余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与蔬菜产业发展,种植的茄子、辣椒、苦瓜等蔬菜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年产量18万吨,年产值在10.8亿元以上。

上述负责人表示,为解决“融湾”物流“最先一公里”问题,农发行赣州市分行借助“数字平台+智运快线+智慧园区”绿色物流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电商进农村工程,投放2.9亿元贷款支持农村物流设施建设,为县域电商贸易建造一个集办公、交易、冷链、加工、仓储于一体的专业孵化基地和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物流网络,推动赣州加快建成优质生态产品供应基地。

围屋“蝶变”迎新生

农村旧貌换新颜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前不久,世界客属第32届恳亲大会在赣州龙南市召开,毗邻大湾区的千年客家古邑——龙南市素有“围屋之都”之称,辖内有376座各具特色的围屋,极富客家风情,但因大多数围屋都分布在农村,乡村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不便,大大影响了资源利用。

“要发展特色旅游,不把乡村环境治理好是不现实的。”龙南市临塘乡东坑村书记何东升对记者说,“农发行的资金支持让我们大有可为,美丽圩镇、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该分行仅在龙南、定南、全南“三南”地区就投入11.67亿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辖累计投入超过70亿元,覆盖全市240个乡镇,扩改建乡村旅游道路84条,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特色建筑百余处,升级改造后的围屋、村史馆、产业文化中心在赣南大地遍地开花,每年吸引来自大湾区30多批次,超过1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旅游。

“融湾”崛起,向南而兴,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力量正使赣州向大湾区生态旅游“后花园”迈出坚实脚步。

(通讯员 廖璐 对本文亦有贡献)

赣州“三南”地区乡村客家风情乡村一角 农发行赣州市分行供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