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助力宁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贺兰晴、六盘润、黄河美。这是塞上江南的图景,也是宁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心绘就的优美画卷。
优美画卷的背后,金融力量不可或缺。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兴业银行入驻银川后,锚定生态建设,加入了生态建设“大军”。
自成立以来,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始终将绿色作为助力宁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监管部门和兴业银行总行要求,立足区域特点,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等历史机遇,勇当闽宁金融协作主力军,致力于打造塞上绿色银行亮丽名片。
打响黄河“保卫战”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发挥金融作用助力黄河保护治理,积极与自治区水利厅等政府机构和生态领域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在推进重点环保项目落地等领域深化合作,改善全区环境质量;组织开展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业务交流会,分享宏观经济形势、探讨业务合作机会,共同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我们通过融资租赁向宁夏水投集团提供4亿元支持银川都市圈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等,还投资宁夏政府专项债0.6亿元支持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工程项目,加快跨区域调水建设。”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公司金融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工作人员刘巍告诉记者,该分行借助于兴业银行集团化经营优势,整合集团资源,促进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不仅如此,该分行还成立工作专班,围绕宁夏“三山一水”绿色生态治理工作,先后向盐环定水利水电、固海水利等公司投放3.7亿元贷款用于固海扬水灌溉工程,灌溉面积170万亩,灌区人口达61万,实现灌区现代化改造,增强水资源循环利用。
奏响乡村“振兴曲”
宁夏同心县河西镇李沿子村是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对口帮扶点。近年来,该分行选派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金融驻村帮扶的能动性,使全村由单一种植玉米到玉米套种大豆复合种植,套种面积达3800亩,亩产增收300元;通过完成节水灌溉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促进农业从分散经营到集约化经营转变。
“我们还积极培育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养殖肉牛,推进产业提升,规模由原来的99头扩大至2022年底的197头;开展农工技能培训,鼓励引导村民外出务工,向区外定点劳务输出270人次。”据刘巍介绍,该分行勇担社会责任,帮李沿子村找到了一条发展之路,还先后为李沿子村捐建党群文化活动中心、学校读书亭等,累计捐款捐物超18万元。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秉承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闽宁金融协作桥梁纽带作用,先后与永宁县闽宁镇人民政府、闽宁产业园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融智、融资、融商”等方面全面深入合作,为闽商在宁投资提供绿色金融保障,促进项目落地金额达1.3亿元,重点投向绿色肉牛养殖、绿色农副食品加工等领域。
该分行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积极向绿色农业生产的关键领域配置金融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支持,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行还深化客户经营,实现区内首笔可转债配资业务落地,有效降低特色农业企业融资成本,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为重点绿色农业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刘巍说。
开启发展“转型篇”
宁夏气候条件独特,地势海拔高、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资源能源丰富,适宜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是国家确定的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近年来,宁夏聚力打造“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宁夏打造发展新优势、融入新发展格局并承接项目转移的主要领域。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将清洁能源作为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对核心企业支持力度,围绕国家风光大基地项目,建立敏捷小组,协同联动,精准服务,累计投放5.11亿元支持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
同时,该分行以全区能源保障性并网项目为沙盘,积极跟进平罗润阳、国开新能源、宝丰新能源等区内保障性清洁能源项目,通过并购、银团、融资租赁、项目贷款等多种产品介入,创新落地自治区内首笔“碳减排挂钩”光伏项目贷款,累计投放金额达17.64亿元,累计向清洁能源项目投放超22亿元。
兴业银行银川分行还积极融入“东西部协作”大局,围绕宁东能源基地、银川经开区等重点园区,联动东部分行推动东西转移承接项目落地,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支持力度。
“我们成功拓展了一批产业链优质客户。通过组建行内银团,利用信用证、票据池、流动资金贷款等金融产品,对润阳硅材料、中环光伏材料、威力传动等优质企业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累计授信总额达34亿元。”刘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