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15日 > 总第617期 > B4 > 新闻内容
江西奉新农商银行 实施差异化战略发挥“小而专”优势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李绪平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西奉新农商银行聚焦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坚守支农支小的初心本源,专注主责主业,发挥“小而专”的比较优势,推动“农”的定位更强,“小”的特色更显。截至2023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为36.18亿元。

围绕普惠做文章。该行充分发挥自身扎根县域、农村市场几十年的历史积淀,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生态。一方面,加大百福生态圈建设。通过摸清辖内各类商圈、商会、协会、合作社、村组等组织情况,加大沟通力度,强化对接效率,该行建立了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更畅通的服务渠道。通过渠道和手段的多元化助推完善优质百福生态的建成,提高获客效率和客户体验感。另一方面,加快“村村通”升级改造。通过整合资源,该行把“村村通”打造成综合型的百福便民驿站,创建百福联络员队伍,搭建起坚固而紧密的普惠金融桥梁,截至2023年末,该行共计在全县169个行政村设立“村村通”便民服务站154个,其中:升级改造了2个示范便民金融服务驿站,彻底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基本的金融服务。此外,该行重构客户准入生态。该行坚持回归本源,专注主责主业,抓住客户基础这一关键要素,专心致志做小做散做实体,破除对大额贷款客户的依赖,重点拓展1000万元以下贷款客户,尤其是100万元以下零售贷款客户,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100万元以下贷款新增占比为42.88%,同比增加7.12个百分点。

围绕产业做特色。一方面,专注主业,重点支持特色产业。该行立足本地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聚焦特色种养、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特点、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模式,打造了“一县一品、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搭建框架,打造特色支行。该行围绕奉新优质大米、猕猴桃、花卉苗木和旅游农家乐等四大特色产业,按照“一行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了6个特色支行,即赤田、宋埠支行重点支持水稻种植、大米加工产业,罗市、会埠支行重点支持花卉苗木产业,赤岸支行重点支持猕猴桃产业,澡溪分理处重点支持旅游农家乐产业。对于以上特色产业的扶持,配套出台了差异化贷款利率定制,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累计发放水稻种植、大米加工贷款1.42亿元,花卉苗木贷款1.06亿元,猕猴桃产业贷款1642万元,旅游农家乐贷款1.32亿元。

围绕主体做产品。该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每个产品都有目标客户,每类客户都有配套产品”的要求,差异化定制信贷产品,在贷款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近年来,该行相继创新推出了诚商信贷通、乡村振兴贷、医护贷、园丁贷、人才贷等普惠型金融产品,逐步扩充普惠信贷产品体系,多层次对接年轻客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公职人员等客户群体,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共发放诚商信贷通贷款2962万元,科贷通贷款76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