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乡村兴国家兴,百姓富国家富”。作为服务“三农”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山西尧都农商银行勇担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责任,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准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截至目前,该行实体贷款余额456.8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4.45%;涉农贷款余额344.2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1.16%。
家住山西尧都区的王爱生经营着一家农机维修小店。他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使用高科技的农机设备,他的小店也面临着高科技的挑战,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但要提高维修技术,也要更新高科技维修设备,但是他自己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尧都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和他分析当前农机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高科技农机设备的需求现状,并针对他的小店经营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例如可以在小店内增加销售一些高科技农机设备,同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也可以考虑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或其他农业机构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农业服务。工作人员在详尽调研后,为他发放了1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资金,他很快购进农机产品,并把旁边的店铺租下来,如今他的店已经成为镇上种类最齐全的农机店。
提起尧都农商银行的服务,尧都区屯里镇沟上村村民叶佳惠也是连连称赞。2023年年初,她得知村里要集体建蔬菜大棚后,就想承包大棚,但是一时筹措不到足够的资金。尧都农商银行包片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进行整村授信宣传时得知她的情况后,通过实地调查、评议人员背靠背评议,及时为其发放了10万元信用贷款,让她有了足够的资金承包大棚。
为王爱生、叶佳惠提供信贷支持也是尧都农商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尧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一直以来,尧都农商银行积极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并采取多项措施助力乡村振兴及“三农”经济发展,全力满足当地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进村入户问需求、走街串巷送服务。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尧都农商银行坚持“服务三农”定位不动摇,以金融服务为纽带,以特色产品为支撑,业务覆盖辖内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兴旺注入新的活力。
尧都农商银行制定了特色化“三农”小微金融服务方案,针对本地金融需求特点,确定打造试点商场、市场及社区,积极推动屯里百亩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和贾得蘑菇产业项目建设,试点先行、逐步完善,让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都能更快了解到最新普惠金融政策,并及时享受到更高效、普惠、便捷的信贷服务。
该行与试点商场、市场初步建立合作形式,由部门副总经理负责,将先锋岗员工姓名、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入企上墙,实行“全天候”专人专项专职对接服务;同时,依托金融服务站多元化的服务功能,加大营销力度,结合商场及市场产品特点、商圈环境、门店规模对客户群体分组,制定详细的营销计划。“因户制宜”,进行针对性营销,对试点单位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营销。
该行不断增强地域金融服务功能,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精准对接,推广强农果蔬创业贷款,强化“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银行+村委+村民”模式推广,持续在辖内开展送服务、送信息、送信贷工作,做好产业政策的宣讲和绿色惠农信贷的投放,把整村授信和具体产业、行业结合起来,不断推动当地普惠金融做实做优,持续打造提升“百姓银行”的品牌和口碑。
下一步,该行将不断增强地域金融服务功能,支持乡村振兴,在惠民惠农项目、信贷资金投放等方面深耕细作,大力拓展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动当地普惠金融做实做优,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