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01日 > 总第615期 > B1 > 新闻内容
山西山阴农商银行 金融赋能“小微”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山西省山阴县位于小杂粮种植黄金地带,多年来一直是地方优质小杂粮的主产区,杂粮作物主要以黍、稷、秫等为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批种类繁多的优质杂粮,当地也衍生出了杂粮产业链。成立于2015年的山西鑫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霏农业公司”)就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一环。

鑫霏农业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如今已发展成占地2.4万平方米,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化的新型现代农业企业。

鑫霏农业公司负责人张海元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这两年由于公司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流动资金难免出现缺口。在公司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时候,农商银行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公司解燃眉之急。2022年从农商银行贷到了1300万元,2023年6月份又追加了6000万元贷款。这些贷款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推动了公司的良性发展。”

目前,在山阴县像鑫霏农业公司一样得益于山阴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企业还有很多。

山阴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该行紧紧围绕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金融赋能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绿色杂粮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自2023年年初至今,该行已累计向辖内小微企业投放贷款28.23亿元,较年初净增4.89亿元,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与企业的精准对接,该行以“惠民行”网格化营销为抓手,结合全省重点项目和新型经营主体名单,进行“名单制”走访对接,由小微事业部和辖内各办贷网点建立客户档案,对企业基本信息和经营情况进行摸底;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对接企业资金需求,主动提供金融服务,对特色产品和绿色产业进行信贷支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创新产品和贷款方式,并提供优惠利率,助企纾困。此外,该行充分发挥农商银行基层党支部作用,助力农产品销售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让更多品类的绿色有机小杂粮走出山沟沟。

在做好与企业精准对接的同时,该行还不断强化宣传营销力度,聚焦中小微企业需求,积极探索“农商行+”服务,依托辖内网点为宣传阵地,增值服务覆盖周边乡镇、企业和重点项目,重点推广“晋享贷”“订单贷”“活体抵押贷”“粮易贷”和“农易贷”等,精准服务特色企业,不断满足其多元化金融需求。

为了让信贷工作更加走深、走实,该行以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将首贷户、贷款投放户数、金额以及存量客户维护等列入信贷考核目标,对客户经理岗位绩效加入等级和业务量考核,对客户经理“名单制”营销成果进行“按日上报、按周督导、按月通报”,全面激活员工积极性。同时,业务管理部牵头,对客户经理营销、走访以及信贷产品宣传进行培训,提升队伍能力,确保各类产品联动营销,不断增强“存量客户维护+新增客户拓展”。此外,该行进一步下沉服务,积极开展贷款营销,进园区、进乡镇、进社区,主动对接县域内小杂粮种植生产加工企业及农户,通过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抵质押贷款等形式,加大对脱贫人口、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让农商力量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