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兆雪
【农村金融时报】
——庆祝漳浦农商银行改制3周年
时间是记录历史的坐标,也是丈量发展的标尺。三年,在百年农信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却足以让漳浦农商银行激起层层跨越式发展的浪花。
2020年12月15日,漳浦农商银行正式改制成立。三年来,漳浦农商银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融入县域发展战略大局,着力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民生,探索出一条“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并重、与县域经济共生共荣、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高质量转型路径,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农商时刻”,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农商精彩”。
截至2023年11月末,漳浦农商银行总资产比改制时增长65.51亿元,增幅48.29%,突破200亿元,达201.16亿元;存款增长49.12亿元,增幅43.45%,达162.15亿元;贷款增长63.14亿元,增幅107.63%,达121.8亿元。存贷总量市场份额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
行走在金浦大地的那一抹“农信红”,是漳浦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印记,也是企业品牌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的表现。该行正以更贴合时代、贴近“三农”的举措,在金浦大地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深耕特色产业挖掘多元价值。依托县域山海、新能源产业资源禀赋,漳浦农商银行贯彻落实福建省“深耕”土特产带动大闽生专项行动,认真写好金融支持“土特产”大文章,利用“金融贷”杠杆,助力小特产撬动大资本。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支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针对县域花卉苗木、蔬菜、渔业养殖、光伏等优势特色产业给予信贷政策倾斜,以产业链授信项目化、授信项目清单化的模式,采取差别化定价、差别化定额,并限定优惠办理时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批量营销和授信,充分满足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需求。同时,配套“要素贷”专项贷款产品,在授信的时候综合考虑借款人经营情况、信用情况、家庭情况等 “非标”生产要素价值,并将其“标准化”给予授信额度,切实解决农户及企业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有温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截至11月末,该行发放特色项目贷款2.17亿元,发放“要素贷”8995.48万元。
赋能民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漳浦农商银行聚焦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急难愁盼”,提供精准、差异的特色金融服务,为市场主体“输血赋能”。该行成立县域首家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中心,以“六个专”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服务质效。一是专项方案。制定《漳浦农商银行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拓展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创新、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减费让利等7大项内容全力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专营团队。以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各乡镇设立22个专营服务团队,加强对接,充分挖掘民营经济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三是专项额度。计划未来三年内向民营企业投放信贷金额不少于100亿元。四是专项产品。推广福商·民企贷系列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融资需求,推广使用“闽商易融”贷款码,简化个体工商户申贷手续,快速满足商户信贷需求。五是专属通道。开设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开户绿色通道,实行快办、快审、快批、快放的快捷审批机制。六是专业服务。整合各类金融资源,积极提供包括咨询顾问、融资业务、支付结算、代收代付、财务增值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截至11月末,该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5.04亿元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2189户,余额50.59亿元。
巧用政策工具释放乘数效应。11月14日,漳浦农商银行首笔70万元“第三期提质增产增效贷”落地,仅用2个工作日便解决了漳浦县某蔬菜专业合作社资金周转难题,让该企业切实体验到了农商速度,享受了优惠力度。据悉,漳浦农商银行通过金融指导员下沉服务、上门对接,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开拓市场、提质增效,确保政策和服务真正惠及广大民营企业。目前,漳浦农商银行已累计发放“提质增产争效贷”562笔,金额5.12亿元。
该行立足于落实减费让利、延期还本付息、助企纾困、无还本续贷等“一揽子”支持政策,并通过星级客户差异化利率定价、下调贷款利率等方式,切实为小微企业减负增效。截至11月末,该行累计通过“金服云”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930笔,金额17.97亿元;为12331户小微企业累计减费让利5292.92万元。
秉承利他共生、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漳浦农商银行聚焦“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积极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汇聚多方合力,不断做大业务圈、扩大客户圈、放大生态圈,让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触及乡村振兴每个角落。
互联互通深化融合有渠道。近年来,漳浦农商银行深入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积极构建金融与政府服务乡村振兴互动合作平台。今年,该行将“朋友圈”向商会、行业产业协会等拓展,同时推动战略合作签约向签约政策落地转变,对签约的商会、协会会员,实施“贷款优先、额度优享、利率优惠”等“三优”服务,目前,已与47家商会、行业协会进行共建,授信金额达64亿元。另外,该行依托“政策+产品”模式,推出睿信保、农股贷、福台贷、创保贷等1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该行通过多领域的深化合作,投放特色共建类贷款,截至11月末余额达20亿元。
共建是第一步,如何让融合更紧密,让融合成为常态化,该行有自己的方法:一是通过辖内各支行在传统节日、重要节点与共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如开展义诊、义剪志愿服务活动、中秋佳节联谊活动、银企对接金融宣传、政银相聚座谈会等,以活动共办加深与共建单位的融合度。二是致力于以金融力量支持文体事业发展,如与县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首届农商杯羽毛球比赛、冠名官浔镇、大南坂镇、赤土乡等多个乡镇篮球联赛(村BA),与中共漳浦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农商杯”漳浦县“十佳民间文艺团体”评选活动,不断实现地方金融举措有“农商元素”。
同心同向助推发展有实效。今年11月,漳浦农商银行联合漳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了“提振精气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惠企政策宣贯”三场专项培训会。这是该行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合作模式,惠及市场经济主体的举措之一。
据悉,该行以落实富民兴农政策为出发点,强化政策、组织、资源等要素整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如在全省首创与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开发宅基地审批预警平台,实现宅基地申请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又如以福农e购为依托,联动各方力量资源,通过乡镇府、行业协会推荐,促使26家本地特色企业入驻福农e购,其中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上架产品76款(六鳌地瓜、石榴填鸭、漳浦肉圆、杜浔酥糖等),截至11月末总销售量13043件,销售金额达93.5万元,销售金额位居全省农信第一。此外,该行充分利用“福农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农主体的信用建档、评级及金融服务工作。截至11月末,该行累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15户,授信金额超3.49亿元。
合力合拍构建共享新样板。近日,在漳浦农商银行“一站五中心”接连开展了“新农人”素质提升培训会、青年创业主题沙龙、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对接会等三场活动。自从这家集“劳动者驿站”“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中心”“漳浦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新农主体服务中心”“新市民服务中心”“地标产业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个性化、融合型的综合服务网点正式运营以来,每月都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据悉,该行通过金融纽带联系各类涉农基因主体,让“共享”实践惠及各类市场主体,让“普惠”便利千家万户。
同时,该行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建设”的思路,与当地政府联合创建6个不同特色、不同主题的“金融+政务+便民、产业、企业”福农驿站,让多部门、多站点的乡村振兴政策、资源通过福农驿站直达乡村“神经末梢”。
如何实现更有效率、高质量、可持续的转型升级,该行以内部管理变革为业务发展“强筋健骨”,开启自我“赋能”之路。
提增机关效能。该行重新调整总行职能部门设置及分工,由9个部门增设至12个,细化部门职责,构建“扁平化、垂直化”管理架构,减少内部管理消耗,提高组织运转效率;建立“总行领导—科室—支行”三级联动的新机制,开展机关科室动态、分批挂钩支行,在政策宣导、员工思想动态跟踪、民意调查、业务推进上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建立“诉求首接责任制”,提升机关服务基层能力。同时,通过成立专营部门让阶段性重点业务推进更加顺畅并有成效,从2021年设立微贷中心、金融市场中心、“信贷资产保全处置中心”到2023年设立“三组两中心”、数字金融中心等,实现业务合理集成,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加强队伍建设。该行突出业绩为先的导向,让业绩优异的人有奔头、有机会,鼓励年轻员工队伍走上舞台。修订中层人员选拔任用办法,对中层和重要岗位员工实行公开竞聘选拔方式,全流程、全过程公开透明,建立中层后备队伍机制,中层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梯队管理,引导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助力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强化人岗匹配度,建立效能匹配、人尽其才的工作机制,全员摸排,合理定编,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施内部重组,规避和防范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强化培训机制,在全行开展学习力提升计划,导入“6s”工作规范,开展卓越团队、服务营销等“3+x”学习培训计划,通过制定培训规划、提升内训师水平、强化岗位练兵,树立岗位标兵和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体系。
科学考核机制。该行积极构建精细化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考核作为经营管理重要工具。建立差异考核机制。坚持薪酬向基层、前台、重点业务倾斜,向创效益的人员倾斜,真正让贡献度高的员工有绩效、得实惠,最大限度激发活力、挖掘潜力、凝聚合力。建立多方沟通机制,通过绩效分析会、员工绩效座谈会、考核制度宣讲会,充分听取员工意见,上下联动,密切沟通,加快反馈频率。强化绩效考核应用。将业绩完成情况纳入评先评优、人才选拔等上面来,作为教育培训、工作调动、奖励表彰以及提薪、晋升的依据,让员工从思想上转变,提升争优创先意识,提高员工干事业的可盼性。
企业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漳浦农商银行以党建文化、合规文化、家文化为着力点,致力于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全体员工认同的行为准则和共同信念,构建起漳浦农商银行与员工命运共同体,从而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党建文化凝心聚力。漳浦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党管金融,以党建铸魂,以品牌塑形,聚焦价值达成、凝聚员工力量。从2021年创建“党建123”品牌,到2023年提炼升级形成“浦·心”党建品牌,该行有力推动党建品牌“再升级”和业务发展“再提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辖内30个党支部整合为14个党支部,上线“党建工作小程序”,实现辖内各支部与村级党支部共建全覆盖,持续落实“一书记三大员”机制,做实“达标创星”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主题,注重在重点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三年来,累计开展集中学习804次,中心组学习43次,观看革命题材影片及警示教育片22部,开展专题党课142次, “实境课堂”红色教育56余场。
合规文化筑牢防线。银行要发展,一定要合规。该行坚持把合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全行合规体系及合规文化建设工作,营造学合规守底线的文化氛围,业务管理部门、合规部门、内审部门三线联动,从员工行为出发,加大非现场检查力度,强化合规管理。对283份涵盖公司治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后评估,基本实现规章制度的匹配性、衔接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科室、网点、监控中心人员工作职责、任务“清单制”管理,下发工作清单,将事后监督延伸到事前和事中监督,及时纠偏。在全市率先开展尽职免责听证会,完善信贷业务管理机制和容错安排机制,通过“为担当者撑腰、为合规者鼓劲”,推动员工工作尽职尽责。加强屡查屡犯事项的问责力度,提高违规成本。通过实施这些举措,在全行上下形成了“高管人员主动做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和践行者,员工争当合规文化建设的建言者、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良好氛围。
家文化暖心暖意。该行始终坚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注重从机制、文化和情感层面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该行出台《漳浦农商银行人文关怀实施方案(试行)》《漳浦农商银行职工慰问及困难补助实施办法(试行)》,实施“520”亲情金,三年来开展慰问320多人次。该行不断丰富家的元素,开展“五小工程”建设活动;设立董事长、行长信箱,鼓励员工建言献策,解决基层员工的后顾之忧;注重员工身体健康,成立瑜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定期开展春秋游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开展各类文娱活动127场。
笃行致远求开拓,惟实励新攀高峰。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漳浦农商银行将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豪迈的自信和勇气,走出一条“金融服务更优、普惠金融更深、多社融合更广、队伍建设更强、内部管理更精”的全方位发展道路,当有温度、有价值的“百姓银行”,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漳浦农商力量。 (文 裴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