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27日 > 总第610期 > B1 > 新闻内容
山西山阴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助农户扩产增收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初冬时节,地处山西省北部的山阴县像往年一样颗粒归仓,土地进入“冬眠”,农户们也闲了下来。但在薛圐圙乡的黑圪塔村,却刚刚进行了一场新的播种,原来今年该村首次尝试播种冬小麦,若试种成功,则意味着在当地将实现“冬小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高效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种植模式,为当地农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致富途径。

站在地头,看着眼前刚刚种下冬小麦的连片耕地,薛圐圙乡黑疙瘩村村民李德权十分欣慰。李德权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进行冬小麦实验种植时,他想大规模种植,但是手头资金紧张。当时恰逢山阴农商银行开展“惠民行”专项活动,该行的信贷客户经理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急需采购播种机和收割机但缺乏流动资金,随后多次上门探讨授信解决方案,最终发放了20万元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山阴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惠民行”活动是该行针对当地农户种植冬小麦开展的专项活动。活动期间,该行信贷业务客户经理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多方式宣传营销各类信贷产品,走访调查农户资金需求,以“晋享贷”“粮易贷”“农易贷”为抓手,全力投放信贷资金,持续促进农户扩产增收,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普惠涉农贷款1.7亿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金融动能”。

对于山阴农商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支持,众多农户连连称赞。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到精准对接客户,该行采取“先宣传后营销、先存量后增量、先农户后企业”的方式,竭尽全力满足种植产业的信贷需求。同时,匹配相应的信贷投放业务考核,通过按月兑现贷款投放和拓户营销计价激发全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都是营销员”的氛围。

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种植,山阴农商银行聚焦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聚力修炼普惠金融发展内功。该行聚焦政策导向和利率优势,充分激活扶农助小资源,全面提升服务种植业农业主体的覆盖面和协调面,并综合协调金融服务、综合服务和上门服务,建构“农商行+村集体经济+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不断加强与县乡村振兴局的沟通协调,形成“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模式,以“整村授信”为出发点,邀请各村德高望重的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开展联合走访、联合审查、联合评定,为信用户评级授信,逐渐形成金融带动产业产能的强大动力。

该行以特色农业种植为突破口,为农户提供高产种植和科技引入资金,助力农户扩产增收,实现农户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针对特色农业生产,该行辖内办贷网点和小微事业部为客户专门开通绿色通道,根据资金需求、种植面积、种类、收入等“量体裁衣”,为百姓提供“一揽子”融资服务。同时,该行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市民、创业人群等纳入“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重点针对特色农产品种植进行辐射性走访调研,以乡、村、户为服务延伸点,通过一对一调研、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金融需求和增值服务需求,要求网点负责人和客户经理在走访营销过程中做到“三到场”和“三到位”,即调查到场、审查到场、回访到场,宣传到位、问需到位、服务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