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13日 > 总第608期 > A3 > 新闻内容
以绿色金融带动“三农”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鄂尔多斯市分行全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这个项目是目前全国光伏废水处理领域投资规模最大、回用标准最高、分盐量最大的污水零排放项目。”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的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所在地,工程项目负责人胡先生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介绍。

据了解,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是2021年市政府推出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是“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项目总投资22.2亿元,由伊金霍洛旗澎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建设资金需要,澎源供水公司向农发行申请并成功获批水利建设贷款(项目)12亿元,贷款期限15年,采取保证担保方式。目前已累计投入信贷资金3.01亿元。

“在农发行信贷资金支持下,目前工程各项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就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胡先生说,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收集并处理入园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经分类处理后分别回用于园区企业,以达到零排放要求,实现水资源再生利用,显著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水平,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该项目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产业模式,推进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居民和当地农户经济收入;同时也是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水资源修复、调配管理的重要手段,对鄂尔多斯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农发行鄂尔多斯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通过水资源循环利用,不仅让再生水予以回收再利用,还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这是农发行鄂尔多斯市分行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以绿色金融带动“三农”低碳转型、促进城乡发展的生动案例之一。今年以来,农发行鄂尔多斯市分行不断深化政银合作,推动新能源业务和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0月末,该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42.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31.53亿元,为去年全年投放量的368%;贷款余额重回百亿元,达到102.91亿元,较年初净增14.59亿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该分行致力于做好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自治区人居环境提升实施方案,积极支持农牧区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项目,尤其是信贷支持的伊旗生态综合治理一期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在全自治区农发行系统内推广。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8.69亿元。

为更好服务乡村建设,该分行积极创新信贷模式,创新性推出“光伏基地+多产融合发展”信贷模式,吸引多家光伏企业入驻并形成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在改善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农牧民从事园区养护、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等,实现周边农牧民致富增收,还吸引了人才回流,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分行信贷支持的库布齐沙漠新能源标准地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农发行总行防沙治沙三大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该分行累计审批新能源类贷款资金56.16亿元,已实现投放资金12.87亿元,所支持的新能源项目覆盖全市五旗一区,实现了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擦亮了“绿色银行”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